
(新加坡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三晚表示,中國在接管台灣這方面並不「衝動好戰」,淡化台海衝突迫在眉睫的可能性。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與台灣中央社報導,李顯龍周三在第6屆彭博創新經濟論壇的歡迎晚宴上,接受彭博社總編輯米克爾思韋特訪問。
李顯龍表示,中國「希望台灣是『一個中國』的一部分」,但還不確定該如何實現;除非北京遭挑釁,否則這個世界「不會某天醒來就發現他們已決定發起作戰日(D-Day)行動」。
李顯龍說:「中方會有海陸空軍人建言,兩棲攻打台灣和(美國)攻打硫磺島不可同日而語,而硫磺島戰役已經夠血腥的了。我確信中國一定會仔細考量,他們應該不會輕易動兵。」二戰期間,日本和美國在硫磺島戰役中,雙方死傷超過5萬人。
李顯龍這番言論,就台灣這項使美中緊張的一大議題,展現出些許樂觀。
另外,各界預期的「習拜會」預計下周三在美國舊金山舉行,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過去3年的第2次實體會晤。
中美關係存在很深矛盾
李顯龍認為,在中美關係處於眼下的困難時刻,「習拜會」是必要的一步,但兩國之間存在著很深的矛盾,會晤固然能讓關係重回正軌,但不能指望一次會面就讓中美關係恢復和諧。
李顯龍分析,中美雙方已經形成根深蒂固的觀點,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唯一的共識是中國嚴重威脅美國,而中方認為美國要阻止他們發展,應該準備好保護自己,免受美國侵害,而不是嘗試與美國共存。
他說:「當雙方都有這樣的觀點時,就算想要伸出手來,談論更具建設性的未來,也是很困難的。」
「你需要會面來朝正確方向前進,但你不會預期一場會議就能讓一切變得和樂融融。」
近幾年來,美中關係因多項議題惡化,包括台灣、人權、先進科技取得管道等,東南亞各國日益憂心可能發生衝突。領導人們並呼籲美中不要讓競爭破壞了重要供應鏈及區域穩定。
針對另一個區域爭議熱點─南中國海,李顯龍則表示,東南亞國家尋求調整彼此對於北京宣稱擁有南中國海主權的回應。
最近中國船艦在仁愛暗沙的菲律賓軍事前哨基地附近,兩度與菲律賓船隻相撞,南中國海局勢升溫。中國隨後指控作為菲律賓盟邦的美國,鼓動他國在南中國海挑釁。
包括越南、汶萊、馬來西亞也主張擁有南海部分主權。
李顯龍表示:「4個東協國家主張擁有南中國海主權。他們全都希望自己與中國之間找到某種協議,但與此同時,他們跟中國都有其他利害關係。」
談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
在談到俄烏戰爭時,李顯龍認為這會是一場長久且艱難的戰爭,因為俄羅斯雖然無法征服烏克蘭,但也不會認輸。烏克蘭方面則雖然有歐美國家幫忙提供武器裝備,但大量的人命傷亡不能長久繼續下去。
至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衝突,李顯龍在對話中重申新加坡反對恐怖主義,以及堅持行使自衛權的同時,必須遵守國際人道主義法的立場。
他也強調,「兩國方案」是解決以巴問題的唯一出路,否則雙方就會陷入子孫後代互相毀滅的循壞。
李顯龍也提到,本地區的恐怖組織正在觀望,一些追隨者肯定會被事態激怒,可能有些行動謀劃,所以新加坡必須非常認真地對待恐怖威脅。
須關注AI監管問題
在人工智慧(AI)領域取得突破的大學和企業專家最了解有關技術的進展,而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對這項技術的未來感到擔心。李顯龍認為,必須關注人工智慧監管方面的問題。
李顯龍指出,人工智慧的升級可能只要用到10倍的晶片以及10倍的計算能力,但也有可能達到瓶頸,必須等待另一個突破來讓人工智慧具備洞察力、理解力、判斷力、推理力和同理心。
他表示,機器有可能像人類一樣思考、行動和說話,只是不知道會在什麼時候做到這一點。機器一旦具備這些能力,人們就必須應對一些很嚴峻、很艱難的問題。
李顯龍說:「因為如果機器跟人一樣聰明,那就很難預先編好程序,讓它輕易被人『殺掉』。」
李顯龍也認為,人們必須充分累積人工智慧運用的經驗,了解其中的陷阱,為監管它做出明智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