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新加坡手足口症病例有上升趨勢,綜合診療所平均每天通報43起,無論是對比去年同期還是前一周病例,都增加超過三成,也是過去5年的最高紀錄。
該國衛生部每周的傳染病數據顯示,今年第20個流行病學周,即5月12日至18日期間,綜合診療所平均每天接到43起手足口症病例,比前一周的每天33起多了約30%,對比去年同期的32起,也增加了約34%,更是過去5年有相關數據紀錄以來的最多確診病例。
據估算,5月12日至18日期間約300起病例,而2019年至2023年期間,每年每周的最多病例介於約70至220起,病例尖峰時間並不固定,年初、年中和年底均出現過高峰。

5月12日至18日期間,平均每天出現43起手足口症病例,是新加坡過去5年的最高紀錄。(檔案照)
國大醫院邱德拔—國立大學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傳染病科主任兼高級顧問醫生曾四敏受訪時指出,雖然病例增加,所幸沒有出現比往年更嚴重的病例。
她認為手足口症發病率上升的原因可能是人們普遍放鬆了衛生和安全措施,以及社交接觸增多。在兒童彼此有親密接觸的環境中,可能會出現感染群。
伊莉莎白醫院兒科專科醫生李志偉受訪時說,手足口症傳播一直都存在於社區,一般上是周期性,有時一兩年病例突然減少,或是因為早前感染的孩童具備免疫力,幾年後未感染的孩童或曾感染過的孩童免疫力降低,就會感染病毒。
「大部分手足口症病例的症狀都十分輕微,但罕見情況會出現嚴重感染,影響孩童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