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S-AEIS考試已經落下帷幕,考場可以說是人山人海,可見新加坡政府學校對於留學生家長的吸引程度有多大。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們希望孩子能夠通過AEIS考試,進入新加坡的政府學校就讀。
那麼,在新加坡政府中小學就讀究竟是有怎樣的體驗呢?

新加坡政府小學生的一天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新加坡的小學生在學校一天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1
6:00AM
早上從睡夢中醒來,學生離開暖暖的被窩,起床開始吃早餐。
2
7:00AM
到校後,學校會組織晨會,學生們在大禮堂內按照班級區域劃分,席地而坐,人手一本書閱讀。
結束後,學生們返回班級,開始一天的學習旅程。
3
7:30AM-11:30PM
課程開始,每節課將持續30分鐘,雖然是半天制,學生也要上11節課。
在這期間,除了10:00有半小時休息,孩子們可以到食堂或者操場活動,其他時間都沒有下課休息。
一旦上一節課結束,會有老師帶領學生去另一個教室上課,進行走班教學。上課期間,學生如需上廁所,需要舉手示意。
主課包括英語、科學、數學和母語,副課則包括體育、音樂和美術等,旨在全面發展學生的才能和能力。

4
1:30PM
午餐時間到了,學生們可以前往校園內的專用食堂享用午餐。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就餐體驗,新加坡多所政府學校的食堂」突破常規」,越來越追求舒適和現代化。
在這裡,學生們花費三、四元的新幣就可以享受到豐盛的午餐,為身體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營養。
5
2:00PM
吃完午飯後,新加坡小學生就放學啦!這與中國有非常大的不同,為什麼安排這麼早就放學呢?
在新加坡,孩子放學不等於放飛自我。學校會安排各種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CCA
學生可以自由選擇參加各種CCA活動,包括舞蹈、樂隊、戲劇、運動等,以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興趣。這些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豐富多彩的體驗,還有助於發展他們的個性和才能。
課外輔導班
部分學生會參加一些輔導班,比如咱們中國孩子會參加的數學提高班,還有高級華文課程、編程等等。這些活動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提供更全面的教育體驗。
可以發現,雖然新加坡的孩子實行半日制的教學,但新加坡中小學普遍上學時間早,規定7點到校。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學生並不會比中國學生學得少,而是學校減少了休息時間,把課時濃縮在了一個上午!更別說下午還有各種精彩的課外活動了。
新加坡的中小學生課後活動由學生關愛中心(SCC)和課外輔助活動(CCA)兩個部分組成。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
CCA課外輔助活動
CCA其實就類似於中國學校的拓展選修課,但是不同點是,CCA在新加坡是每個孩子必選的活動。
新加坡教育部規定所有小學、初中生必須參加四大組別中的一項活動。對於新加坡政府來說,他們希望通過學校的CCA課程,培養學生「具有模範的品格和能力」。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的CCA課程會計入孩子的成績考核,對於以後的升學都有非常大的影響。
每年,許多初級學院和理工學院每年都會保留一定學額,給課外活動表現突出,卻低於入學成績要求的學生。
CCA的具體分類如下:
01 體育運動類
足球、籃球、英式女籃、曲棍球、龍舟、橄欖球、游泳、跆拳道、空手道等。
體育活動的目的是鍛鍊學生的健康活力、公平競爭和團隊精神,讓體育運動員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學校比賽。
02 表演藝術團體類
吉他社、管樂隊、弦樂隊、英文戲劇、華文戲劇、合唱團、中國舞蹈、現代舞、華樂等。
培養學生的優雅品味以及對多元文化的欣賞力和包容精神,培養表演藝術類學生的審美創造性和測試技能。

03 制服團體類
童軍、少年旅、學生警察、學生軍、紅十字會和聖約翰救傷隊等。
培養學生的自立、自律及服務意識,同時培養學生的國家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紀律嚴明且致力於國家利益(NE)的學員。
04 俱樂部和社團類
創業社、機器社、天文社、數學社團等。
這類活動將關愛環境、服務他人、科技創新和傳統文化等多方面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能夠廣泛地探索和延伸自己的興趣與專長,同時也促進學生對於數學、科學等科目的學習。
學生關愛中心(SCC)
新加坡的學生關愛中心(SCC)或兒童託管中心,為中小學生提供重要課後服務。
7-14歲,在小學一年級至初中二年級讀書的學生可報名參加,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優先考慮。

SCC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早上7:30至下午18:30(最遲19:00),周六下午13:30。
學校假期期間,託管中心延長開放時間至傍晚19:00,每名學生每天多收5新元。
服務內容包括沖涼、午餐、午睡、做作業,並靈活提供大量適應學生需求的課程,如學業支持課程、戶外和室內遊戲、品德養成課程及文娛活動,組織遠足及露營活動。
這些課程與活動側重傳授社交技能及情緒管理能力。學生關愛中心定位為校園內的另一個家,不是補習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