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小眾景點

2021年07月18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約85%的人口住在組屋,有便利的交通與社區設施,組屋由政府出資建設。走廊,遮陽避雨,一般直通到附近的車站或熟食中心。儘管有些組屋年久,但政府會經常翻新、改造,看到的還是一幢幢色彩柔和、乾淨如新的組屋。

組屋沒有圍牆,呈開放式,樓層也不高,大多是十幾樓。但是也有特例,像達士嶺組屋,還成了一個景觀。

那天上午,臨時決定做身體護理。想想地處丹戎巴葛區域,身體放鬆完後,何不去看一下舊火車站,這也是我一直想探究之處。

做完護理,打開地圖,驚訝達士嶺組屋就在附近,那麼,先睹為快。

灰白相間的組屋,樓層高達50層,在26層和50層分別建有長500米的空中花園,使之擁有兩個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長的空中花園和最重的空中橋樑。組屋的七座樓里居住著1848戶人家,居住密度是普通組屋的3倍。

空中花園裡人工草地、兒童遊樂設施、沙灘躺椅、戶外沙發,不同的海洋、森林、星空設計主題。視線自然很開闊,可遠望旅遊聖地「聖淘沙」,高樓林立的中央商務區,可見武吉知馬山最高處,近處則是牛車水。50層對社會公眾收費開放外,其他只對居住者開放。因為臨時起意,功課沒做,這一些,後來才了解到,所以我沒有登高。

新加坡在1965年8月從馬來西亞獨立出來,當年丹戎巴葛火車站每天有三對火車往返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之間,肩負著新馬兩國人們的友誼和經濟發展,是歷史的見證者。

城市建設的需要,2011年新加坡的火車總站從丹戎巴葛搬到了新馬邊境的兀蘭。如今境內整條線路只剩下了丹戎巴葛火車站、武吉知馬火車站和幾座鐵路橋,以及相關的鐵軌,其餘的已全部拆除。

去年,我們去武吉知馬一帶遊玩,曾經看到了廢棄的鐵路橋、鐵軌,卻不知整條鐵路線成了一條幾乎貫穿整個新加坡東西南北的狹長型的綠色步道,並且難度係數低,適合各年齡段的人群徒步或騎車。

從達士嶺組屋走去,大約十幾分鐘到達丹戎巴葛火車站。

只是閒置的車站並不能走近,通過網狀隔離帶看到火車站正面牆上有四尊不同的大理石雕像,帶有歐洲火車站的風格。以鋼筋水泥建造框架,頂層則覆蓋著深綠色的瓦片,呈竹子形,透著東方韻味。除了正面的三個圓形拱門,兩側各有一個圓形拱門,頂部有幾何形的浮雕。

帶娃的奶奶,一旦成了自由身,好奇心爆,起勁的東張西望。綠植攀爬的大樓、色彩紛呈的低屋、沿街的小商鋪……都是景!

原本往東乘車,靈機一動,先往西乘三站,去紅山地鐵站,並且不出站,然後再往東回家。為什麼這樣折騰?因為即便老去,有時少女的心撲通撲通的又回來了。

紅山地鐵站,頂棚、牆面、台階、凳子……通體粉色,特別的萌,超治癒,是文藝青年打卡地。在她們的眼裡,如公主般在粉紅城堡里完成一張眩目的明信片,即便是站台上的滅火器也是一個很應景的道具,而於我,這一切無疑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兩個小時,三個比較小眾的景點,拍照、導路,手機的電量從50%很快降到20%以下。不敢多逛了,還得刷手機進地鐵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