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馬錫提供至少88份助學金 在兩領域培訓本地人才
新加坡的人口迅速老齡化,預計到2030年,滿65歲的公民將占人口的四分之一。為了使新加坡能更好地應對這方面的需要,新加坡淡馬錫基金會提供助學金,來協助培養更多有關社會服務和照顧心理健康的人才。
淡馬錫基金會12月13日宣布撥款107萬新幣,提供至少88份助學金(study award),鼓勵更多本地人投身相關領域;其中近半助學金將發放給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參與這個項目的院校包括南洋理工學院、義安理工學院、淡馬錫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
這些助學金中的40份將頒給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協助他們修讀南洋理工的社會工作專業、義安理工的社區發展專業,以及淡馬錫理工的心理學研究專業或者老年學專業。

部分助學金頒中途轉業者
助學金包括為學生支付三年的學費,並提供學習期間的生活費用。申請人必須是新加坡公民,家庭人均收入不超過750新幣,或總收入不超過3000新幣。
另48份助學金將頒給社會服務從業者或想進入心理健康領域的中途轉業者,協助他們提升技能或順利轉行。他們可選修一年制的課程,包括義安理工的青年發展與心理健康專業專科文憑(Specialist Diploma)課程、新躍社科大學的非全日制心理諮詢專業、社會工作專業或者心理學專業;也可選修國大的心理健康專業證書(Professional Certificate)課程,為期五個月。

吳氏基金會捐出635萬新幣 改善本地慈懷護理領域
此外,新加坡吳氏基金會將為新保集團杜克-國大支援及慈懷療護中心提供一筆635萬新幣的捐款,以便改善新加坡的慈懷護理領域。
這筆捐款將用於設立吳氏基金支援及慈懷護理創新計劃(Goh Foundation Innovation in Supportive and Palliative Care Programme,簡稱INSPiRE)。加上政府一對一的撥款,整個計劃可獲得總數1270萬新幣的資助。
杜克—國大醫學院12月12日發文告說,新加坡國立癌症中心的癌症患者會是這項計劃的首批受益者。新計劃將協助癌症病人更好地管理病情,並為病患家屬提供輔導和支援,包括協助他們回返工作崗位、為年幼孩童提供臨時託管支援等。
新計劃也希望能改進社區的慈懷護理服務,它會探討實施健康輔導計劃是否有效,患者將能夠透過專業健康教練(health coach)的支持,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健康教練會被納入病患的醫療團隊中,以確保病患能得到一致的護理。這項健康教練計劃將開放給國立癌症中心的病患及看護者,幫助他們培養應對技能,例如解決問題能力、如何從治療選項中做出決定、與親人和醫療護理人員溝通,以及症狀管理。

將設立資料庫 進一步改善慈懷護理
另外,新計劃也將設立一個支援及慈懷療護的資料庫。為了促進這個領域的研究、創新、教育和培訓,新計劃也將成立支援及慈懷護理教授席位和學術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