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在最新出爐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力壓香港,為亞洲排名最高的城市。(海峽時報)
作者 李國豪
近幾年,尤其是冠病疫情暴發後,有關新加坡和香港競爭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的爭論就不曾停歇。
周四(22日)剛出爐的權威「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簡稱GFCI)顯示,新加坡超越了香港,成為亞洲第一金融中心。
在該榜單中,新加坡排名全球第三,第一和第二則分別為紐約和倫敦。
在上一期排名第六的新加坡,此次升了三個名次,位居全球第三。原本排在第三位的香港則下滑至第四的位置。
新加坡和香港的排名交替,難免令人聯想到兩地在疫後時期截然不同的防疫態度。
香港自冠病疫情暴發以來,始終緊隨中國大陸嚴格的清零政策,邊境管控嚴格,人員進出不易,多多少少影響了經商情緒。
這讓過去一直以開放經濟體之姿立足於世界的香港,逐漸喪失吸引力,期間不斷傳出一些外國企業和專才有意,甚至已遷離當地的新聞。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研究者也在報告中挑明了這點:
「香港和東京持續不斷的旅遊限制,影響了他們正常經商的能力。」

香港嚴格的入境規定,包括強制旅客入住酒店隔離等措施,導致經商人士進出不易。(法新社)
與此同時,新加坡今年4月1日正式大開國門,如今的出入境限制幾乎已和疫情前無異。
新加坡旅遊局甚至進一步設下今年總共要迎來400萬至600萬名旅客人次的目標。
2022年最後一個季度輪番登場的各類大型活動,包括下周即將登場的一級方程式(F1)夜間賽事也預計將進一步沖高訪客人數。

暌違兩年的F1新加坡站將於下周火爆登場。(海峽時報)
香港宣布放寬入境限制
近幾個月來,香港各界,包括商界、醫學界、民間等紛紛發聲,呼籲港府摒棄清零政策。
香港特首李家超前天(23日)下午宣布,從下周一(26日)起,當局將解除對旅客的強制酒店隔離措施。
檢疫措施從現在的「3+4」改為「0+3」,海外抵港旅客只需居家醫學監測三天,不再需要前往酒店隔離。
在新規定下,居家醫學監測的旅客,只要沒有確診即可上班和上學,但在三天居家醫學監測期間,不能出入餐廳和酒吧等場所。
雖仍有限制,但和香港過去兩年多來嚴苛的防疫措施相比,新措施已明顯寬鬆許多。

香港特首李家超宣布放寬入境規定。(中新社)
排名只是一時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金融中心排名,由英國智庫Z/Yen和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共同編制,每年更新兩次。
新加坡躍居亞洲第一,固然可喜可賀,但也必須強調,這只是一時的排名。
儘管新加坡此次超越香港,成為亞洲排名最高的金融中心,但實際上這並非首例。
在2016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新加坡就曾一度超越香港。
但在那之後,新加坡也曾因排名和評分滑落,而被香港乃至上海超越,直到最近才重新把亞洲第一的位置奪回。
除了長時間穩居前兩名的紐約和倫敦,其他亞洲城市如新加坡、香港、東京和上海的排名近幾年來一直互有交替。
這意味著,沒有哪個城市是永遠的贏家。
勝不驕敗不餒,誰能持續進步、保持開放,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誰就能得到投資者的心,成為亞洲第一金融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