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失業率在8月份繼續下降,總體失業率從一個月前的2.1%降至1.9%,是2016年3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居民失業率從7月的2.9%降至2.7%,公民失業率則從3.0%降至2.8%;失業居民有6萬4800人,當中公民有5萬7600人。居民指的是公民和本地永久居民。
失業率雖然降至六年多以來的新低,但人力部星期五(10月7日)公布最新數據時提醒,在生產活動萎縮、通貨膨脹高企和利率攀升的大環境下,經濟增長放慢的風險加大,可能打擊勞動市場的活力。

星展銀行經濟師謝光威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就業市場的反應向來滯後於經濟發展一兩個季度,目前就業市場樂觀反映的是疫後經濟復甦的情況,而且隨著經濟增長見頂,就業市場也將正常化。此外,經濟的外部阻力也在增加。他說:「人們要做好準備,2023年的就業市場會趨軟。」
聯昌私人銀行經濟師宋生文則認為,剛結束的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F1)新加坡夜間賽和周邊活動,以及年底的節假日,都會繼續推動服務業的復甦。而且,東協地區的經濟走勢保持強勁,加上日本、台灣等地區邊境重新開放,僱主的招聘意願應該會持續。
他也指出,明年上半年有農曆新年消費,如果中國重新開放,就業市場應該還是比較樂觀的。「就業市場預計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會出現疲軟。」
人力部從2020年7月開始,將失業數據的發布頻率從每個季度改為每個月,以更迅速反映就業情況變化。
冠病疫情暴發前的2018年和2019年,本地總體失業率平均為2.2%,居民平均失業率和公民平均失業率分別是3%和3.2%。
疫情期間,本地失業率在2020年10月達到歷來最高,總體失業率為3.6%,居民失業率為4.9%,公民失業率則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