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7日訊)父親申訴,10個月大孩子口腔上顎卡著塑料塊,到醫院檢查時,醫生稱已吞入肚子內,結果隔了4天,又發現東西還卡在口腔里,最後自行取出。
讀者李先生(45歲,推銷員)指去年12月26日發現10個月大的孩子口腔中有異物,因此帶他到竹腳婦幼醫院兒科急診部。
「孩子玩具少了三個小塑料塊,我們檢查他嘴巴,發現口中含著兩個,另一個卡在口腔上顎。」

李先生髮現塑料塊仍卡在孩子口腔中。(受訪者提供)
李先生說,塑料塊約5分錢大小,醫生用手電筒照看,也通過X光圖像檢測,指異物已被吞下,因此讓孩子出院,之後再複診。
「孩子沒異常,排泄物中也並無發現異物,因此兩天後沒有複診。豈料,到了4天後,14歲大女兒與弟弟玩時,發現塑料塊仍卡在他口腔中的相同位置。」
李先生指出,塑料塊牢牢吸在孩子口腔上顎,母親花了約10分鐘,才成功摳出。

卡在孩子口腔中的白色塑料塊約5分錢大小。
「若沒被發現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李先生指出,他於去年12月31日打電話詢問醫院,院方調查大約三周後,表示醫生當時已詳細檢查,異物也不可能卡在喉嚨那麼久。
「玩具早已丟掉,孩子也沒誤吞其他東西,我們認為塑料塊沒被取出。這樣的情況發生在小孩身上很危險,因為孩子不會講話,有沒有吞下也不知道。希望醫院能給出合理的答覆,也希望醫生能盡責,並避免出現疏忽。」
檢查中無異物
竹腳婦幼醫院回復時說,已與家屬取得聯繫,以嘗試解決他們的憂慮並提供支持。
「我們無法確定一個外觀相似的異物,如何在最初的就診的幾天後仍出現在口腔中。我們對患者和家屬深表同情,也很遺憾得知家屬因此情況所遭受的憂慮。我們將繼續與父母和看護人合作倡導兒童安全。」
院方透露,當天事主帶孩子到兒科急診部就診時,有一個白色異物卡在孩子的硬顎(嘴的頂端)。
竹腳婦幼醫院內科系主席田玉慧副教授說,醫生嘗試取出異物,但由於孩子突然移動,異物在醫生取出之前就脫落。
「我們的急診部及耳鼻喉科醫生在接下來的重新檢查中,並沒有在孩子的嘴巴里發現異物。」
田玉慧副教授透露,除了胸部及喉嚨的X光圖像,院方耳鼻喉科團隊也做了柔性鼻內窺鏡,在檢查中並無發現異物,因此判斷孩子應該是將異物吞下了。
「孩子留在兒科急診部喂食、觀察了一小時,期間都保持良好狀態。醫療團隊在徵詢家屬意見後,讓孩子出院,並建議家屬,若孩子出現無法喂食、煩躁或呼吸困難的現象,要回來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