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租金高物價訪客漸卻步 攤販憂本地夜市恐沒落

圖:TODAY/Nuria Ling
有民眾投訴,本地的夜市變了味,這個原應主打物美價廉的地方,價格已經不再那麼親民。受訪攤販說,因為攤位租金上調,所以他們調高價格實屬逼不得已。至於夜市主辦方則解釋,會上調租金是因為主辦夜市的費用真的不小,以芽籠士乃齋戒月市集為例,向人民協會投標的費用就超過200萬。
有攤販透露,在夜市擺攤的成本,相較冠病疫情前翻了一倍。在剛結束為期36天的芽籠士乃齋戒月市集,一些攤位的租金高達2萬5000元,這還不包括其他雜費,如此高昂的租金引起民眾關注。
其中負責籌辦市集的聯合主辦方之一Enniche Global Trading的創辦人穆斯塔法(Mohamed Mustaffa Shah Jehan)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TODAY,市集的租金上漲原因源自於高昂的成本。
他說,籌辦夜市的成本近500萬元左右,當中約一半,也就是約226萬元,用於向人民協會投標的費用。
即使是鄰里的開齋節夜市,根據政府公布的資料,淡濱尼天地一個擁有約50個攤位的20天夜市,得標價格也高達17萬1000元;三巴旺一個約有110攤的22天市集,據知得標價同樣是在六位數以上。
本地夜市失去吸引力
雖然逛市集讓民眾有一種別樣的體驗,但夜市攤主認為,民眾最主要在意的還是食物和物品的價格。
在夜市擺攤售賣家庭用品已有15年的攤主May Oh說,除了租金和整體成本高漲,顧客群萎縮也是導致夜市市場環境改變的原因。
「以前可以靠在夜市擺攤撫養大兩個孩子,現在對我和我丈夫來說根本不夠。」
自1980年代就在夜市擺攤的福記燕窩水第三代攤主Fraze Tan Boon Leng認為,攤主嘗試自己吸收額外成本,但這將減少攤主的利潤;另一方面,如果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又會導致顧客流失。
「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夜市可能在三、四年後不復存在。」
唐振輝:夜市投標價格根據市場價格而定
負責人民協會事務的文化、社區及青年部長唐振輝,在國會答覆詢問時說,夜市投標價格都是根據市場價格而定。他補充說,芽籠士乃齋戒月市集的中標者,也並非出價最高的。
有市場營銷專家則指出,人民協會需要考慮重新審視招標過程,以及列明投標市集的收益是如何幫助人民協會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