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造幣廠推出一系列「光耀獅城紀念章」引發熱議。(李國豪製圖)
作者 李國豪
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生前曾多次強調,他不需要,也不希望有任何形式的紀念。
不過在他逝世五周年之際,新加坡造幣廠卻推出四款刻有李光耀肖像的「光耀獅城紀念章」。此舉頓時引起網絡熱議,造幣廠隨後疑似在輿論壓力下暫停銷售該系列紀念章。
綜合《海峽時報》和《聯合晚報》報道,造幣廠是在昨天中午12點45分發布文告開賣該系列紀念章,約6小時後卻發出電郵告知媒體,該系列產品已「暫停銷售」,但沒有說明任何原因。
李光耀於2015年3月23日辭世,目前造幣廠的官方網站已搜索不到任何相關產品的訊息。
據報道,「光耀獅城紀念章」是新加坡造幣廠繼去年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紀念章」後,以新加坡致敬系列名義所推出的最新項目。
「光耀獅城紀念章」主要分為四款紀念章和兩款銅像。
其中,0.5安士的999.9純金及1安士的999純銀紀念幣前後刻有李光耀肖像,背面以凹面呈現肖像輪廓,售價分別為1888元及138元。
另外兩款紀念章則以李光耀肖像搭配濱海灣一帶的建築及舢板船(sampan)作為設計,以彰顯新加坡如何從貧瘠的過去一路邁向現今的繁榮。重達220克的銅造紀念章售價為188元,6.5克的鍍鎳紀念章的售價則為15元。
造幣廠也在這系列商品中推出110毫米和430毫米高的半身銅像。

(新加坡造幣廠)
網民負面反應居多 新加坡造幣廠試圖推出印有李光耀肖像紀念章的消息引起了部分本地網民的反感,認為這有違這位建國總理的遺願。
「他不是說過他不想要這種紀念方式嗎?」

「李光耀生前說過很多次,他非常厭惡自己的形象出現在銅像或以其他方式展出……把他的肖像印在紀念幣上根本是對李光耀的最大侮辱。」

「不是吧?紀念章和小銅像?為何不幹脆建一座巨型雕像?李光耀說過很多次,他討厭任何形式的諂媚奉承。才過了五年他說的話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過去就讓它過去,記得那些美好就好。要不然明年6周年紀念要怎麼辦?再出一套紀念幣嗎?別再搞這些有的沒的!是的,他是新加坡的英雄,但新加坡不是他個人專屬的,也不是李顯龍(總理)專屬的。要搞清楚。」

也有網民批評,此時推出這款紀念章是因為選舉將至。 「又再利用李光耀來博取同情票。行動黨長進一點啦!」

「又來了,容易上當的人們,2020年大選要來嘍!」

也有少數網民認為這個系列的紀念章的出發點是好的,能夠讓更多年輕人了解新加坡的歷史。
「這些紀念章能夠讓我們告訴下一代更多關於這位偉人的故事,以及新加坡如何在他充滿遠見和決心的團隊領導下,成為如今的新加坡。」

李顯龍:父親不想要任何形式的紀念
2015年3月23日李光耀辭世後,李顯龍總理在國會表示,李光耀生前已經闡明自己不想要有任何形式的紀念。
「他更希望他建設新加坡的理念能被記住……秉持當初他建設這個國家的原則,就是我們所能給予他最大的敬意。」
李總理說,李光耀對於「借名」給機構和獎項非常謹慎,只有當他對某件事物充滿熱忱或有更重大意義時,他才會破例。李光耀讓相關機構冠名更多是為了展現他對他們的支持,而不是用來榮耀自己。 李總理也提到,李光耀從不允許周圍的人對他搞個人崇拜。
「他和許多其他後殖民時代的領導人及其他國家的先賢們並不一樣。」 不過,李總理當年曾提到,發行印有李光耀肖像的紀念鈔和紀念幣是「未來可以考慮」的作法。
2015年恰逢新加坡建國50周年。當年政府推出的慶祝建國50周年紀念鈔中,有一款50元的鈔票印有李光耀舉起拳頭高喊「Merdeka!」(獨立)的肖像。
根據李總理當時的說法,該款紀念鈔在2014年就已完成設計。
「我們原本希望李先生(李光耀)能自己為這套紀念鈔主持推介,但可惜無法如願。」

李總理當年曾提到,李光耀不希望有任何形式的紀念。(海峽時報)
2016年李光耀逝世一周年之際,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推出李光耀的姓名及圖像使用準則,以鼓勵公眾和團體更妥善地使用它們。
該準則有三個重點:
1. 李光耀的名字、像和肖像可用於打造國家認同性質的活動,包括在法律允許範圍內,以慈善為目的而製作的美術作品、刊物或相關物品。
2. 使用李光耀的名字、圖像和肖像時,應給予尊重和賦予尊嚴。
3. 不可用於具有商業目的的活動,或任何具官方代言性質的產品或服務。
創立於1968年的新加坡造幣廠是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全權持有的子公司。勝科工業的業務遍及公用事業、海事和綜合性城鎮發展。這家上市公司的49.5%股份由淡馬錫控股掌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