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的意義,除了欣賞沿途的風景之外,品嘗地道的當地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美食家蔡瀾先生曾在一個訪談節目裡說過,比起眼睛看到的城市,用味蕾感受到的城市才是更加真實的。就好像當你提到成都的時候,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就是辣,火紅的辣;而提到廣州的時候,想到的就是甜蜜蜜的糖水。
提到新加坡,卻很難用一個單純的味道來形容。眾所周知,新加坡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來自中國,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的飲食在這裡火熱碰撞,又孕育出很多新鮮和富有當地特色的飲食文化。

這次的新加坡美食之行,我特別邀請了學生時期的好朋友,土生土長的新加坡美食博主Hannah帶我開啟一場地道的「南洋風情美食之旅」。
NO.1
國民早餐——咖椰吐司

咖椰吐司+凍咖啡(插畫@Tea-Tang)
美好的一天從一份好的早餐開始。咖椰醬(Kaya Sauce)配焦吐司,加上一顆半生蛋,一杯新加坡黑咖啡或者茶,就是一份地道的「坡縣國民早餐」了。
要吃一份地道的國民早餐,Hannah帶我來到了大名鼎鼎的亞坤。品嘗亞坤的咖椰吐司曾被旅行聖經Lonely Planet 評選為到訪新加坡必做的10件事之一,連JJ林俊傑都是他家的「自來水」 !

自來水林俊傑為「亞坤」打call(圖@林俊傑)
咬上一口烤得有些發焦的吐司,咖椰醬和黃油迫不及待地溢出,充滿整個口腔。

新加坡國民早餐
淡鹹的黃油和奶香馥郁的咖椰醬隨著口中的溫度融化開來,真是感動地想要留下熱淚。

吐司中濃郁的咖椰醬 對於咖椰吐司來說,咖椰醬就是它的內在靈魂。咖椰醬其實是由雞蛋,斑蘭葉,糖和椰漿熬制出來的,醬汁椰香濃郁,但是甜而不膩,灰常上頭。

熬制咖椰醬的過程 吃罷吐司,半生蛋的出場時間到了。

半生蛋+醬油+胡椒粉(插畫@Tea-Tang)
輕輕一敲蛋殼,半生的蛋液就流了出來。在Hannah的教導下,滴上兩滴本地黑醬油,撒上一點白鬍椒粉,再輕輕攪拌一下,一串動作行雲流水,最後用嘴巴對著碟子撮一口。哇塞,這神奇的口感真是讓人慾罷不能啊?


喜歡吃半生蛋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
不得不提的還有神奇的新加坡咖啡文化。新加坡咖啡又分為西式咖啡和新加坡本土咖啡。其實亞坤的屬性就是本土咖啡店的性質,和港式的茶餐廳一個意思。如果想要嘗試坡縣本土咖啡,首先還得先學會他們的秘密暗語。我看著菜單一臉懵B, 於是Hannah迅速開啟了教導模式,對我進行了一個專業名詞在線簡單培訓。

掌握了這些生詞,大家下次就可以暢然自若,order like a local. (像個本地人一樣自信點餐了)。P.S 建議不要輕易嘗試坡縣style黑咖。親測灰常苦澀,而且咖啡豆的品質不是很好,有一股濃重的焦味,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古早味。


ADDRESS 地址:
亞坤有眾多分店,大家Google地圖一下尋找最近的地址即可,以上提到的這家是唐人街附近的:
18 China Street,Singapore 049560

NO.2
坡國特色——肉骨茶

肉骨茶(插畫@Tea-Tang)
作為一個肉食愛好者,肉骨茶可以說一直都是我的心頭好。肉骨茶,顧名思義,食材的組成就是肉骨和茶(其實是中藥材,但是因為忌諱所以把藥稱為茶)。因為新加坡地處熱帶,又常有雨水,濕氣大。為了祛濕消疲,早期的移民選用了當歸,枸杞等滋補的藥材和豬骨湯一同熬制,竟意外創出了這道美味的料理。
Hannah告訴我肉骨茶其實有2個派系,一個是潮州派,湯汁顏色偏淺,白鬍椒味道重;福建派的湯汁則顯得比較暗沉,相比中藥材的味道也會更重。

除了茶湯口味不同之外,肉骨選用的部位也有講究。龍骨是指的豬脊骨,肉少骨多,肥肉也多,適合喜歡啃骨頭的食客;排骨部位則是肋骨,肉質鬆軟,多為瘦肉,相對更受一般食客的喜歡。

位於克拉碼頭旁邊的松發老店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連續3年入選新加坡米其林必比登推薦餐廳,可謂是最受大眾歡迎的肉骨茶品牌之一了。在Hannah的安利下選了肋骨和面線,外加一份青菜和油條。


松發老店和招牌肉骨茶 作為潮州派的代表,松發肉骨茶的湯色較淺,但是白鬍椒的口味非常!非常!濃郁!喜歡!喝了幾口湯,竟然還出了一身小汗。排骨軟硬度適中,非常入味。除了直接吃肉以外,也可以用肉蘸醬青和新鮮的辣椒絲,這也是非常地道的吃法。

用新鮮辣椒絲配醬清蘸肉 面線順滑軟糯,每一根都吸收了湯汁的精華,嗦的根本停不下口。一邊吃肉喝湯,一邊流汗的感覺竟然意外很爽!此外,答應我,一定要點一份油條!

油條蘸肉骨茶湯
油條之於肉骨茶就相當於炸雞配啤酒,奶茶配波霸一樣,絕配!沾了滿滿湯汁的油條在嘴巴里慢慢融化,真是幸福的要飛起來。
ADDRESS 地址:
松發肉骨茶的位置多位於市中心,非常便利。以上提到的這家是松發的40年老店:
11 New Bridge Rd,Singapore 059383
NO.3
新加坡國菜——雞飯

雞飯(插畫@Tea-Tang)
多年前新加坡曾經發起過一個票選,要選出代表新加坡的國菜。最後雞飯以最高票當之無愧的成為了新加坡的代表。你問新加坡人什麼時候吃雞飯,就好像你問重慶人什麼時候吃火鍋。Hannah說坡縣人民對雞飯是真愛,也是真的可以早中晚餐連著宵夜都一直吃的食物。 既然名叫海南雞,那和海南必然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在當時下南洋的風潮中,海南人把家鄉味帶去了新加坡,並融合了當地的香料,創出了如今聞名天下的海南雞飯。這次Hannah既沒有帶我去米其林推薦的天天海南雞飯,也沒有去幾十年的老字號文東海南雞,而是帶我鑽進小巷,去了一家本地人愛吃的雞飯館子——中峇魯起骨海南雞飯。當我還在猶豫的時候,Hannah已經麻利地把單點好了。

中峇魯門面

一進門就看到碩大的發哥合照(活招牌) 當阿姨把雞肉端上桌的時候我也沒感覺什麼,但是吃的那一瞬間真是驚為天人,雞肉嫩的像是自己滑進了我的嘴裡。

此外雞皮非常有韌性,Q彈(據說是撈出後直接用冰水浸泡,以此激脆雞皮)。 這時Hannah向我展示了蘸雞肉搭配的「靈魂三醬「。哪三醬呢?分別是廣式黑豉油,鮮中帶甜;用青檸調出的辣椒醬,辣中帶酸;還有雞油沁出的細膩薑蓉,用以增味提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