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9日訊)羅敏申拖欠債款、疫情下生意額減少,以及人手不足等經營困難,本地專做酒店餐館的高檔碗盤供應商,忍痛結束17年生意,削價高達80%賣庫存直至下月12日,吸引公眾排隊一小時搶購。
仁定巷(Genting Lane)80號的工業大樓Ruby Industrial Complex近日出現購物人潮;《新明日報》記者昨午跟隨人潮前往10樓,看見一條超過50名公眾的人龍,平均排隊時間為一小時。
據觀察,走道擺著茶壺、盤子、調味瓶、鍋蓋等器皿,價格為1至5元不等。

有超過50名顧客排隊,等候時間長達一小時。
供應商的辦公室內則猶如「自助餐」形式,整齊排列不同款式的盤子,多為白色陶瓷。
St James少東李柔承(25歲)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促銷活動自本月開始,直至下月12日,幾乎全周無休從每天上午10時起至下午6時,人潮不斷。
公司主要供應高端碗盤給四星級和五星級酒店,包括香格里拉酒店和麗思卡爾頓酒店,以及各大高檔餐廳,同時也在百貨商場如羅敏申和義安城高島屋售賣。
李柔承舉例說,盤子的原價從20元(約60令吉)起,而一些套裝碗盤可賣上千元,因為結業清倉緣故而削價出售,折扣介於50至80%。
問及結業緣由,公司老闆李詹姆斯嘆氣說,顧客買得很開心,但他的心在滴血,因這是他做了17年的事業。
結合他和李柔承的說法,酒店及餐飲業受疫情影響,再加上近年來百貨商場的售賣率下降,因此碗盤生意也難做;現階段幾乎無法聘請外籍人員,人力欠缺。
李柔承在外負責安全管理措施,並幫助顧客包裝。

供應商的辦公室內布置得猶如「自助餐」形式,方便顧客選購。
嚴守防疫措施
一次只允10人進
作為店鋪使用的辦公室嚴格防疫,一次只允許10人入內購物,李柔承在外測量體溫,確保顧客掃瞄SafeEntry QR碼,並要求填寫姓名和聯絡方式,以便需要時,配合當局的追蹤工作,買完的顧客則可自行到外面的走廊進行包裝。
St James公司屬於家族公司,來自韓國的李柔承隨父母到本地定居如今已是新國公民。
他於11月28日和父母三人,分別負責安全監管、碗盤補貨和收費,默契十足。
此外,詹姆斯說,疫情影響許多人,他們希望回饋社會,於是決定把部分碗盤免費供公眾領取,並鼓勵樂捐,這些善款及促銷結束後所剩餘的庫存將捐給本地療養院。
李柔承說,免費碗盤於幾天前進行,幾乎一天內就被領取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