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升級,新加坡沒有「放棄治療」

2020年02月27日   •   4446次閱讀

「小弟,你要吃什麼?」

「白雞腳套餐。哎,怎麼這個時間還有這樣多(沒賣出去)?」

「你們都不來了啊,學校都沒有人。」

這是我和學校食堂賣海南雞飯老闆的對話。這家「賣完為止」的攤位原本下午5點半就差不多收工了,但現在到了6點還有五六隻雞掛在那裡,難覓食客。

新加坡如何防疫?

老闆說得沒錯,學校最近確實沒人了。

新加坡國立大學有3萬學生,我以前沒少吐槽學校太擠,上下課時間校園巴士根本上不去,但現在車子也就坐滿了一半——50人以上的課程已經被學校強制要求網上教學,同學們都不必來學校了。

社會上的狀況也差不多。中國遊客不許來,本地人也人心惶惶,商場比以往空曠很多。

上周去吃火鍋,就連火鍋店老闆都說:「你們是真朋友,現在還敢一起出來吃飯!」午餐時段,只有3桌客人,老闆和員工也都顯得無所事事。

新加坡的疫情嚴重嗎?截至2月26日,新加坡已經確診了90例新冠肺炎感染,在全球排名第五。這90例病患中,本地社區傳播已經超過了輸入性病例。

由於新加坡天氣炎熱,這似乎讓高溫可以消滅病毒的說法顯得不甚可靠。何況,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世界第三高,人們很自然擔憂病毒蔓延開來。

就連李顯龍總理都在2月8日表示,如果感染人數持續上升,那麼輕症病患只能居家治療。

總理的這番「醜話」或許沒錯,畢竟此次肺炎大多數病患症狀較輕、死亡率亦不算太高,但這讓心裡打鼓的新加坡民眾更感到束手無策。新加坡政府一向以專業、高效著稱,但這次也廣為民眾批評。

雖然自2月2日起新加坡政府便禁止所有過去14天到過中國大陸的人士(持短期簽證者)入境,也要求所有工作或學生身份持有者回新後必須請假14天,所有確診病例被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但新加坡政府似乎並沒有警惕起來。

我就在房東邀請下,參加了2月1日Ayer Rajah社區的千人宴,106桌各族同胞高朋滿座;儘管有上萬人聯署反對,但2月7日新加坡洛陽大伯公廟萬人宴照舊舉辦。不僅如此,在物資調配上,新加坡政府也不甚如人意。

照常舉辦的洛陽大伯公廟萬人宴

為了解決口罩短缺問題,政府在2月初給每個家庭一次性發放了4個口罩,並一再聲明「沒有症狀就不必戴口罩」。但4個口罩顯然是杯水車薪,更不必說新冠肺炎的潛伏期長達14天,許多感染者起初並無症狀。

而至今為止,口罩短缺的問題並沒能真正解決——我的朋友們紛紛表示,藥店依然很難買到口罩,消毒酒精也早已售罄。

民眾「爆買」的背後

持平而論,新加坡政府的防疫效果實屬不錯,絕非一些人所說的「放棄治療」。拒絕疫區來客立竿見影;而請假14天雖然不具有法律強制性,但新加坡政府會發送簡訊給隔離者,要求其在1小時內向政府部門發送定位。

迄今為止,新加坡的確診病例每日僅呈個位數增加,而80多例感染者中亦未出現死亡病例,其中近半的患者已經治癒出院。

然而「心病難治」,特別是在新加坡這個「家長制政府」國家,一旦政府不能「安排」好民眾的生活,恐慌似乎是必然的。

更何況,新冠肺炎喚起了民眾17年前的「非典」記憶——2003年,SARS肆虐全球,新加坡共有238人確診、33人死亡,死亡率高達13.9%,名列世界前茅。

3年前我剛到新加坡時,老師說新加坡的國民性是「怕輸」「怕死」。我總調侃說「怕輸」也怕不過我們中國人,「怕死」我沒機會見,不曾想這次便見識了新加坡人的「怕死」。

2月7日,新加坡政府將疫情警告從黃色調整到了橙色,這已經和17年前的SARS級別持平,而更高級別的紅色從未在歷史上出現過。

這次調整迅速點燃了新加坡人的情緒。當天晚間,各大超市都出現了「爆買」生活用品的情況,肉菜、水果、衛生紙等生活必需品一售而空。

即便在晚上12時左右,許多24小時營業超市的人流依然絡繹不絕,結帳排隊至少需要1小時。

李顯龍總理也在第二天用英文、華文、馬來文三語表示物資充足、不必恐慌,而職總平價超市更實行限購以應對「爆買」。

這次「爆買」行為之後,一些民眾又將去年10月前新加坡駐聯合國代表許通美教授「新加坡是第一世界國家,而人民素質是第三世界的」之觀點拿出來討論。

新加坡的生活物資主要依賴附近國家出口,在附近國家供應並無減少的情況下,新加坡民眾「爆買」確實沒有必要。

但我很難隨著這種輿論去指責、笑話「爆買」的民眾,17年前的歷史記憶擺在那裡,何況此次新加坡政府又難使民眾安心,那麼民眾除了「自救」又能怎樣呢?

自1月下旬疫情在新加坡發生以來,新加坡並沒有採取停班停學的措施,儘量維持社會正常運轉。對於這個相當依賴商業、服務業的小型經濟體而言,其所能承受的代價畢竟有限,但經濟不景氣已經顯露出來。

農曆新年時,媒體便紛紛報道年貨攤販和餐廳生意大幅下滑,一些餐飲業者的生意甚至下滑了5到9成。

不久前,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下調了2020年經濟成長率展望,由0.5%~2.5%下調為-0.5%~1.5%——剛剛開年便預告經濟可能呈現負增長。

疾病易治,「心病」難醫

「不事生產」的學校所受的影響也不算小,我一直盡力維持生活的秩序,但完全不受影響卻是奢望。

1月26日,新加坡政府宣布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的部分宿舍需要在次日清空,以供隔離使用——這一政策不但讓被迫遷出的同學有些抓狂,也讓不必遷出、但和隔離單元成為鄰居的同學更加抓狂。

隨後,學校要求50人以上的大課完全採取網上教學,但遠程授課畢竟不如現場教學來得好,而一些課程必要的外出參訪已經被迫取消。

至於學校的公共服務,列印店提早關門,部分食堂攤位也礙於生意冷清提早收攤。

若說以上變化多加留意畢竟可以克服,但緊張的情緒卻瀰漫各處。雖然我不算害怕,也採取了充足的應對措施,但這種緊張感是無孔不入的。

平日人山人海的校園如今空空如也,購買食物前必須出示學生卡,每人每日兩次網上填報體溫並拍照存證——這些細小之處都在提示如今的生活「不正常」,至於何時能恢復正常則難以預知。

在與開頭那位海南雞飯老闆對話一周之後,我依然每天都到學校,也漸漸習慣人少的校園——「非常」逐漸變得「正常」起來,但我又知道這背後的代價與成本。

我也不時用曾經台灣師長勉勵我的「處變不驚,莊敬自強」自勉——讓自己的生活少被不可控的因素影響,專心讀書思考,也算是作為人文研究者的自尊與原則。

新加坡的情況也在好轉,連日以來每日確診人數下降、治癒人數上升,疫情控制似乎曙光初現,民眾也不再像一兩周前那般慌張。

以如今的醫學技術而言,新冠肺炎疫情將在不久之後被人類打敗不成問題,然而疾病易治,留下的「心病」卻需要長期治療。

就以新加坡本地的狀況而論:新加坡民眾還會堅定地信任「專業」「高效」的新加坡政府嗎?新加坡居民能從「爆買」的恐慌中學到什麼嗎?

新加坡華人遊客在澳洲遇到種族歧視,疾病所帶來的種族污名化又該如何處理?人們又應該如何與不時到來的天災人禍共處?

疫情還在進行中,我們期盼它早日結束,也期盼人們從痛苦中走出,但還應該從痛苦中學到些教訓。

作者 | 王昱霄

特約編輯 | 姜雯 [email protected]

排版 | 唐俊霏

555

這對新加坡夫妻在中國玩了近一個月,離境時被海關質問,竟這樣說!
2025年05月02日   •   16萬次閱讀
旅遊簽連續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讀爸爸被ICA請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萬次閱讀
新加坡地鐵再現蹭飯女團,專盯安哥出手,30秒變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萬次閱讀
新加坡史上最糾結選戰:66歲副總理臨危受命,為何反成選民"燙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對你的Singpass做這些事,換來的不是快錢,而是坐牢!
2025年05月06日   •   3萬次閱讀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給誰了?然後秋後算帳?
2025年05月01日   •   3萬次閱讀
新幣兌人民幣匯率5.63!創14年新高!換匯千萬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萬次閱讀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這8個鮮為人知地方,禁止進入!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國人紛紛聲援副總理顏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入境新加坡可以帶香腸嗎?
2025年05月02日   •   1萬次閱讀
留英博士到卡車司機,他從上海開電車狂飆3000公里驚現新加坡街頭!
2025年05月03日   •   1萬次閱讀
衛塞節遇上母親節,新加坡一波活動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1萬次閱讀
人在新加坡過世後財產會這樣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閱讀
25 歲的滾燙人生:從NTU校園夜宵攤到千萬麻辣帝國的逆襲密碼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閱讀
每月生活費13000新幣!新加坡火到發燙,中產們,這你受得了麼?
2025年05月05日   •   8550次閱讀
新加坡人過關新方式!手機一掃,輕鬆通關去馬來西亞!
2025年05月06日   •   8379次閱讀
新加坡留子們必看!在新加坡地鐵月台口渴,「喝下一口水」險挨罰500新元!😱
2025年05月06日   •   5130次閱讀
還記得28歲的你做了些什麼嗎? 那時的你會怎麼用1萬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閱讀
「拋棄」選區沒信義? 移情別戀實屬無奈 從一而終那是運氣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閱讀
新加坡這個自然公園要這麼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446次閱讀
她在新加坡轉行幼教後工資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變誰?
2025年04月30日   •   3933次閱讀
與新加坡人結婚有醫療和生育補貼?官方回應來了
2025年05月06日   •   3591次閱讀
在新加坡,拿到工資後,每個月要存下這麼多錢?!
2025年05月06日   •   3420次閱讀
黃循財:外國人、遊客、高收入群體其實在補貼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