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眼角膜移植手術逐年增加 去年創新高達620起

本地眼角膜移植手術逐年增加,去年更是創歷來新高達620起,然而國人的眼角膜捐獻僅占手術兩成。除了加強宣導提升捐獻意願,本地眼角膜細胞療法研究,也步入臨床試驗階段,有助減少對角膜捐獻的依賴。
眼角膜細胞療法指的是把捐獻者的活性眼角膜細胞注入病患眼睛,讓新細胞和眼角膜融合以重塑健康內皮。患者不僅不必接受移植,康復期也能減半到兩個星期。預計今年將有六名病患參與試驗。
新加坡眼科研究所執行董事喬德比爾教授說:「相較於現有療法中,利用一名捐獻者的眼角膜治療一、兩名患者,新的細胞療法只需一名捐獻者的眼角膜細胞就可惠及多達90名患者,大幅減少對捐獻者的依賴。」
新加坡眼庫指出,國人對眼角膜捐獻的意識不足,加上生前沒做規劃,導致捐獻率偏低。
新加坡眼庫角膜捐獻協調員吳勇正說:「大多數人會認為捐贈過程是耗時的並且會破壞儀容。這些主要是人們對這方面的了解還不夠全面。」
其實採集過程只需幾十分鐘。而捐獻者捐出的是眼角膜中的健康內皮細胞,用來植入患者的角膜內層,以取代受損部分。目前我國每年有約100人等候移植。
本地眼角膜移植數量逐年增加一、兩成到去年的620起,除了受醫療科技進步所帶動,人口老齡化、國人保健意識增強,以及更容易獲得醫療護理等因素也推高了整體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