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美食拍照 用錢包占位 外國人細數新加坡人「奇怪習慣」

視頻截圖。(圖:YouTube/Swizzyinsg)
對國人來說是司空見慣,但在外國人看來卻是非常新奇。旅居在本地的瑞士籍博客細數了她眼中的新加坡人的「奇怪習慣」,包括享用美食前先拍照、用錢包等貴重物品占座等行為。
穆勒(Mary Muller)本月5日在YouTube頻道上載了一段約6分鐘的視頻,分享和解釋了她親眼所見的六個「奇怪習慣」 ,分別是:堅定不移的排隊文化、占座現象、新加坡式英語(Singlish)、安哥和安娣稱呼、以及吃貨的拍照習慣。
她說:「一開始我感到非常困惑,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看來,其中一些習慣很可愛,並且是很好、很有禮貌的習慣。」
用餐前先占座排隊拍照
民以食為天,穆勒列舉的很多現象都和用餐有關。
她表示,在小販中心等餐飲食肆里,食客們會用手袋或雨傘等隨身物品占座,但讓她意外的是,一些食客毫不猶豫地用鑰匙和錢包等貴重物品占座,之後再去排隊購買餐食。
「我震驚地看到,無論是排隊購買餐食還是排隊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人們都會禮貌地排成一條線,直到輪到自己為止。」
她說,這一行為和她的家鄉瑞士截然不同。她表示,在瑞士,人們上車時可能會亂成一團,因為他們會互相推擠以搶到最好的座位。
此外,穆勒也說,新加坡是老饕的天堂,「這個國家對美食的熱情簡直是無與倫比」。
不過,據她觀察,本地吃貨們有一個共同點,「沒有一個人在吃食物或喝咖啡時,不先拍一張漂亮的照片」。
穆勒後來也入鄉隨俗,養成了在享用美食前先拍照的習慣。
誤以為小販是朋友親叔叔
在新加坡,一旦你到了一定的年齡,你很可能會被稱為安哥(uncle)或安娣(aunty)。
穆勒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因為朋友在點菜時稱呼小販為安哥,讓她誤以為小販是她朋友的親戚。
朋友隨後解釋說,新加坡人對安哥或安娣的這兩個稱呼的用法比較寬泛。通常情況下,這些稱呼用於建立一種溫暖的關係,並表達對長輩的尊重。
穆勒說:「這種傳統讓人在面對陌生人時感到更加熟悉和親切。我很喜歡這種感覺。」
截至截稿,視頻已獲得2200多次觀看。網民紛紛留言分享其他新加坡人與眾不同的行為。也有網民指出,這些並非是「奇怪習慣」,而是新加坡與瑞士不同的文化造成的理解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