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九成年長者有能力應付生活基本開銷

《新傳媒新聞》調查發現,九成的人有能力應付生活基本開銷。當中四分之一的年長者認為自己生活條件非常好,超過一半則表示自己生活條件中等或差。專家認為或許能通過創新方案,拉近本地年長者退休資源的差距,提升低收入年長人士的晚年生活素質。
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幸福老齡化經濟研究中心調查發現,經濟狀況較好的年長者有更強烈的社會幸福感。住在私宅的年長者比起一到三房式組屋的住戶,擁有更高的社會幸福感。
新躍社科大學老年學科系卡利亞妮副教授說:「我國經濟能力較好的年長者擁有更多資源。他們擁有更多資源,更容易感受更強烈的幸福感。然而那些經濟地位處於底層20%的年長者,他們的資源相對較少。有些人甚至可能為了省些錢而不去看醫生。」
《新傳媒新聞》針對1000多名年長者的調查也發現,約一半受訪者認為自己的財務現況低於一般水平,這些受訪者教育水平一般較低,也沒有其他形式的家庭收入,這可能影響老年看護的安排。
新加坡管理大學幸福老齡化研究中心主任鄭寶蓮教授表示:「我們目前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如何彌補看護服務的差距。如果你有能力聘請外籍幫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可以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生活各方面都得到照顧問題是如果你沒有能力呢?」
調查也發現,92%的受訪年長者表示有能力應付生活基本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