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經濟刺激政策的積極影響,新加坡交易所(SGX)在10月份見證了中國概念相關資產類別的交易量顯著增長,特別是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其交易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490萬份合約,刷新了歷史記錄。

圖源:CNA
新交所在11月8日發布的10月市場數據報告中指出,得益於中國「黃金周」假期期間資產類別的交易活躍,交易所衍生品的日均成交量同比大幅上漲48%,達到158萬份合約,同樣創下歷史新高;總交易量同比上升52%,達到3130萬份合約;股指期貨的成交量同比增長61%,達到1990萬份合約。
中國期貨產品在新加坡交易所刷新交易記錄
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作為全球最具流動性的中國股市國際期貨產品,成為了市場的焦點,其交易量創下1490萬份合約的歷史新高,日均交易量達到82萬7997份合約,更是在10月8日創下了單日歷史最高的126萬份。
這一交易量的激增,主要歸因於中國9月底推出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市場隨即作出積極反應。隨後,中國進入為期一周的「黃金周」公眾假期(10月1日至7日),證券市場休市,全球投資者轉而通過新加坡市場來調整他們的中國資產頭寸。

圖源:Bloomberg
管理中國資產的需求也推動了大宗商品和外匯期貨的交易。10月,大宗商品衍生品的成交量同比增長25%,達到558萬份合約,在中國市場關閉的首五個交易日,市場參與者繼續通過新加坡的大宗商品市場進行交易。
其中,鐵礦石期貨的日均交易量達到10萬2131手,橡膠期貨的日均交易量達到1萬5139手,均在「黃金周」期間創下了紀錄。在外匯期貨方面,總成交量同比增長63%,達到532萬份合約,特別是美元兌離岸人民幣(USD/CNH)的外匯期貨,其交易量同比增長50%,達到311萬份合約。
散戶凈買入2.1億元 逆轉資金外流趨勢
在股票證券方面,新加坡本地市場的10月證券市場成交額同比增長了36%,達到269億元,日均交易量也增長了36%,達到12億20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散戶投資者凈買入了2億1000萬元的現金股票,這一趨勢逆轉了上月的資金外流現象,凸顯了新加坡市場的韌性。

圖源:CNA
10月,每日槓桿證(DLC)的成交額環比翻倍,達到3億8200萬元,而備兌憑單(structured warrants)的成交額環比增長了123%,達到5億1200萬元,總體成交額為自2022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一系列的數據表明,新加坡交易所不僅在中國經濟刺激政策的推動下迎來了交易量的增長,而且在全球投資者尋求調整中國資產頭寸的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中國經濟的進一步復甦和市場信心的增強,預計新加坡交易所將繼續見證交易量的增長和市場活動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