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人黨團隊日前走訪宏茂橋集選區內的靜山鄰里。 (工人黨面子書)
(新加坡訊)新加坡工人黨團隊周末走訪宏茂橋集選區,並發文提起20多年前激戰靜山集選區之事,受訪觀察家普遍認為這是該黨有意要「插旗」,但來屆大選是否真會派團隊上陣還有待觀察。
工人黨在面子書發了兩則貼文。其中一則是團隊日前造訪宏茂橋區內的崇文中心和靜山巴剎與熟食中心。文中照片可見一行人包括工人黨阿裕尼集選區議員林瑞蓮、嚴燕松、費沙及後港區議員陳立峰等。
另一則文寫道,1997年新加坡全國大選時,工人黨在當時的靜山集選區取得不俗成績,之後該區就在重新劃分下分屬不同選區,其中包括宏茂橋集選區。
4名政治觀察家分析工人黨此舉,獨立觀察家南洋理工大學政治學者陳添金博士說,工人黨走訪不同選區,最主要是為試水溫。
「除了宏茂橋外,工人黨近來也頻頻走訪淡濱尼區,似有意在那裡競選。這可看作工人黨欲加深居民對工人黨的印象。」
智庫與顧問公司Solaris Strategies國際事務資深分析師穆斯塔法博士指出,此舉像是向其他反對黨暗示,工人黨對該區有興趣,若其他黨也想在下來大選中競選該區,或面對三角戰。
凱度公共政策諮詢新加坡政策發展、評估與數據分析主管梁振雄博士則說,工人黨選擇這時走訪宏茂橋,也為激起支持者的情緒,提早為有可能在明年進行的大選做準備。
「靜山對工人黨也是有特殊意義的,當年工人黨競選該區時的得票率蠻高的,因此這次走訪有想要『保溫』的意味,有助於日後再戰。」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恩賜認為。工人黨先後走訪淡濱尼和宏茂橋,更多是為擴大版圖做功課,透過走訪不同地區比較居民的反應,好決定哪個選區的勝算最高,再決定如何出征。
宏茂橋集選區從1991年就由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坐鎮,30年來都被視為人民行動黨堡壘。李顯龍近來已表明有意在來屆大選前交棒,但觀察家認為李顯龍仍會繼續留在宏茂橋參選。
穆斯塔法認為到宏茂橋要取勝不易,工人黨或在來屆大選派出新團隊,更多是為吸取經驗,同時讓選民更認識他們。
「畢竟要成功贏得一個選區並不能只靠一屆選舉的努力。工人黨或也是在為進攻『後李顯龍時期』的宏茂橋區提前做準備。」
工人黨在1997年大選中出征靜山集選區。在這場激烈一役中,工人黨以45.2%得票率敗給時任教育部長李玉全帶領的行動黨團隊。
當時代表工人黨出征的包括工人黨前秘書長惹耶勒南和資深律師鄧亮洪,前者之後出任非選區議員。
2006年,仍是政壇新人的饒欣龍曾帶領工人黨年輕團隊挑戰宏茂橋集選區,並取得33.86%的成績。工人黨之後都未曾在大選競選宏茂橋選區的議席,過去三屆大選都是革新黨派人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