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者:中國開放邊境推動全球經濟 我國也將從中受益

濱海灣風景線。(圖:iStock)
受訪的經濟學者指出,新財政預算案側重如何增加經濟增長和培養未來人才。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講師徐樂博士認為,儘管俄烏戰爭的陰影將持續籠罩,但隨著我國主要貿易夥伴-中國開放邊境,預計新中之間的經貿活動將變得更加活躍。
受訪的經濟學者認為,儘管俄烏戰爭的陰影將持續籠罩,但隨著中國開放邊境,將為全球經濟帶來積極動力,我國經濟也能從中受益。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策略與政策系講師徐樂博士對我國今年的經濟展望感到樂觀。她指出,中國是我國主要貿易夥伴,預計新中之間的經貿活動將在中國開放邊境後變得更加活躍。
這其實會帶動新加坡的製造業、進出口、貿易產業、也會對新加坡的旅遊業和航空業帶來積極正面影響,但是在對抗通脹方面是否有更有效的舉措將是關鍵,因為高通脹率將消耗民眾的消費能力,而不願去消費,這將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徐博士指出,各國政府應聯手對抗通脹,緩解通脹對經濟上行造成的影響。
針對我國政府推出的援助措施,徐博士說,雖然這些援助有助緩解民眾的部分通脹壓力,但民眾在消費時,還是要量力而出。
民眾其實還是要有一定的預見性,也就是價格是會往上漲,因為原材料、運輸成本、大宗商品的價格還維持在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