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教育以其出色的學術水平和國際考試成績在世界矚目,
大火的CPA教學法更是成為世界取經的對象。
那麼,新加坡教育究竟厲害在什麼地方?

首先,其基礎教育體系全球領先,PISA考試常年位居全球第一;
國際教育方面,其IBDP考試成績的高分率和滿分率全球矚目;
此外,高等教育表現同樣不凡,
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都是世界公認的一流大學。
這些還只是「面子」上的表現,新加坡的教育競爭力還體現在「里子」上。

比如,在世界各地掀起新加坡數學熱,
「CPA教學法」 「新加坡數學練習冊」這些新加坡特色,在中國家長圈裡也非常火……
因為以上種種優勢,不少家庭為了讓孩子從小享受到優質、純正的新加坡教育,
不遠萬里陪讀,甚至舉家搬到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的精髓
能給中國孩子帶來什麼?
要說新加坡基礎教育最顯著的「基因」,那一定繞不開「學術紮實」這個詞。
作為尖子生的新加坡,PISA幾乎每年都名列前茅,
這樣的優異成績,和新加坡紮實、嚴謹的教學密不可分。
這種紮實嚴謹,體現在學科教育、師資力量等多個方面。

1、眾所周知,新加坡的數學教育已經成了一大特色,
尤其CPA教學法更是廣受好評,成了全世界取經的對象。
什麼是CPA教學法?
簡單來說,就是Concrete (有形的、具體的、實在的), Pictorial (圖像), Abstract (抽象),
通過將一些數學概念進行直觀、可視化的呈現,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思考過程具象化。

在此基礎上,將數學作為一種思維藝術進行學習,從小鍛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的確,很多孩子之所以陷入「數學恐懼」,主要原因就是將數學當成了一門記憶學科,
只會套用公式,缺少生活化的數學啟蒙,
體會不到這門學科背後邏輯思考和推理的樂趣。

2、注重語言能力和思維培養,「磨刀不誤砍柴工」
在新加坡多文化的環境下,孩子們需要從小接受雙語雙文化教育,
其英語教學法中也有很多值得借鑑,比如新加坡教育部在全國中小學推行的
「英文學習與閱讀策略計劃」(Strategies fo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and Reading,簡稱STELLAR)。

雖說很多學校都會強調「英文閱讀」的重要性,
但是有沒有專門的導讀課,還是會有天壤之別。

好的教育里
不能只有單一的分數評價
今天的社會上,正出現越來越多的「空心病」和「躺平青年」,
主要表現為他們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儘管考上了大學,甚至是名校,
卻對未來充滿迷茫,找不到人生的激情… …

這也引起了反思:
為什麼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這些理念,提了這麼多年,卻依然收效甚微?
其實,大家忽略了一隻「看不見的手」,那就是評價體系。
長久以來,在「分數為王」的單一評價體系下,
學生的生命中就只剩下了考試這單一面向。

教育評價是一根「看不見」的指揮棒,它會決定教師教什麼、怎麼教,
也會決定學生學什麼、怎麼學。
在任何一個教育環境里,如果對學生只進行單一的、只有分數的評價體系,
那麼就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的桎梏,所謂的全面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可惜,今天很多學校依然沒有重視「評估體系」的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