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訊)阿叔動手術後在家休養,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賣海鮮的廣告,儘管價格也沒有特別便宜,他為了方便就點擊想要購買,沒想到公積金因此被盜超過4萬新元。
《8視界新聞網》報導,從事工程行業的62歲阿叔洪先生(化名)告訴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他是在5月31日傍晚在面子書上看到一個賣海鮮的廣告。
當時,他動了膝關節置換手術,仍在家休養,心想網購海鮮會比上巴剎買更方便。由於網上的價格跟巴剎差不多,他也沒有起疑,因為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廣告。
他點擊廣告進入一個網頁,卻發現無法直接訂購,於是就從網民的評論中找到兩個WhatsApp號碼,想要直接聯繫賣家。
「他們說可以貨到付款,直接送到我家,我就覺得非常方便。他(賣家)說話也很友善。任何人都會放下戒心。」
沒想到,海鮮沒買到,他的公積金存款卻因此被一掃而空,普通戶頭和特別戶頭裡的超過40萬新元存款一夜之間都沒了。
警方上個星期表示,獅城近期出現一種針對安卓設備的惡意軟體,盜取用戶的公積金和銀行戶頭款項,自6月份已有至少兩人損失將近10萬新元。
洪先生當時在「賣家」的指示下點擊了一個「訂購表格」的連結,手機就出現像是應用程式的東西。
「那個應用程式好像在搜索什麼,我的螢幕出現了一個加載中的圓圈。」
洪先生覺得有點不尋常,但他沒有放在心上,繼續按照「賣家」的指示去做。
但他始終沒有找到商品頁面,「賣家」就說可以幫他訂購,要他通過PayNow支付5新元進行確認,然後發送付款截圖給他。
「賣家」稱會發送訂單編號給洪先生,但他至今都沒有收到任何訂單編號。當時「賣家」還告訴他沒關係,已經收到他的5新元確認費用,一定會把貨送到,他到時再付款就好。
騙子半夜進行轉帳
洪先生之後還限制了那個應用程式的權限,以為這就足夠。他也嘗試刪除應用程式,但卻無法這麼做。
沒想到,他隔天早上6點起來時,發現有人再凌晨1時30分至4時30分之間,從他的星展銀行戶頭進行十多次轉帳,每次轉帳不超過5000新元。
他向銀行查詢時,發現戶頭餘額有1萬新元左右,似乎沒有減少,那更不尋常。他請銀行凍吉他的戶頭之後,在銀行的建議下報警。
警方調查後發現,有人從他的公積金戶頭轉了超過4萬新元到他的銀行戶頭,再從那裡提取。
有別於一般騙案,騙子沒有要求他提供任何登錄信息或是密碼。但是,洪先生將他的密碼等登錄資料都記錄在手機里。
「我們有這麼多密碼。你用簡單的密碼,又擔心他們猜得到。但是你用很多(不同的)密碼,你又真的記不住,每次都要查看。」
他也感嘆:「我們經常會想到媒體報道的那些騙局,而你聽多了也就麻木了。但當你碰到時,每個騙子的做法都不一樣,你可能就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