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海運在新加坡啟動了全球生物燃料供應試驗
信德海事網 高瓏嫣
信德海事網獲悉,達飛海運集團CMA CGM近日宣布開始了一項全球試驗,以擴大生物燃料的採用範圍,在2050年成為零碳綠色公司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據了解,該試驗將涉及多達32艘貨櫃船,服務於多個主要貿易航線。集團目標引領航運業的能源轉型,到2024年底,將擁有一支由44艘可使用電制甲烷(e-methane)的船舶組成的船隊。
達飛海運作為世界航運和物流業的領導者,在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MPA)的支持下,開始在新加坡進行生物燃料加註,作為其全球試驗的一部分,以擴大清潔能源的採用範圍。
2022年2月23日,10640TEU的「巴黎號」是集團第一艘在新加坡試用生物燃料的船舶。在太平洋東海岸2號航線的亞洲-南美航線上,進行船對船生物燃料加註的同時還進行了貨櫃裝卸作業。
通過這項新的全球試驗,達飛海運集團不斷向前邁進,使航運和物流成為一個更可持續的行業,並實現其超越碳中和的目標,到2050年成為一家零碳公司。

圖片來源:CMA CGM
一個涉及32艘船舶,多個貿易航線上的試驗 此次為期6個月的全球試驗將涉及多達32艘使用不同生物燃料混合物的貨櫃船,以測量二氧化碳(CO2)和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以獲得趨勢分析,並將與包括MPA在內的各船旗管理部門分享。其中一些船舶將在新加坡使用B24生物燃料,其中包括24%的用過的食用油甲酯(UCOME)與常規燃料混合的先進生物燃料。
B24可以減少21%的碳排放。與現代船舶發動機完全兼容,這種「即插即用」的燃料可以在所有類型的船舶上運行,不需要進行技術、安全或設計調整,使船舶能夠迅速開始限制其排放。從食品製造商、餐飲企業和家庭收集的廢舊烹調油製成,將廢舊烹調油轉化為運輸用生物燃料,促進了循環經濟,提供了新的、對環境有益的用途。
這些試用的船舶運力在2200到10640個TEU之間,將服務於幾個貿易航線,包括亞洲-南美、亞洲-非洲、亞洲-大洋洲、亞洲-地中海、北歐-大洋洲和北歐-北美。

圖片來源:CMA CGM
領導航運業的能源轉型,到2024年底,船隊將擁有44艘可使用電制甲烷的船舶 達飛海運集團致力於使航運和物流成為一個更可持續的行業,並將採用最佳的解決方案開始具體行動。集團已選擇投資於使用液化天然氣(LNG)的雙燃料船舶,避免了高達99%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液化天然氣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第一步,這些船上安裝的發動機能夠使用生物液化天然氣(減少67%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未來幾年,這些發動機將使用合成甲烷(包括電制甲烷)。達飛海運集團已經擁有一支由25艘「可使用e- methane」的船舶組成的船隊,到2024年底將擁有總共44艘此類船舶。
目前,達飛海運集團還在歐洲內部的貨櫃船上使用生物燃料。到2023年,生物燃料與替代燃料,如液化天然氣和生物甲烷等,將占達飛海運集團能源組合的10%。
這次在新加坡進行的全球生物燃料試驗和加註,推進了達飛海運的能源轉型,為生物燃料作為航運業脫碳的解決方案之一而擴大規模鋪平了道路。達飛海運亞太區執行長Stéphane Courquin表示:「隨著生物燃料在多條主要貿易航線和不同規模船舶上的使用被評估,我們將收集一套全面的數據,以驗證生物燃料作為船用燃料的性能,並深入了解如何促進生物燃料作為清潔燃料的廣泛採用。」
MPA局長Quah Ley Hoon表示,「達飛海運的全球生物燃料試驗表明了其對航運業清潔能源轉型的承諾。作為世界頂級的燃料供應和轉運中心港口,MPA很高興能在新加坡為巴黎APL的生物燃料供應提供便利。我們將繼續與達飛海運這樣的行業夥伴合作,推廣使用更環保的船用燃料,推動向可持續發展的航運業轉型。」
關於生物燃料的推進問題,全球海事脫碳中心(GCMD)首席技術官Sanjay C Kuttan博士認為,「以目前的發展軌跡來看,世界上也沒有足夠的「綠電子」來生產足夠多的綠色燃料,並為經濟的其他領域提供綠電子。如果能有效地將需求和供應聯繫起來,生物衍生燃料可能是一個低掛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