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30日訊)未納入全國接種計劃的冠病疫苗可能還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其預防病毒的效能,尤其是目前正在傳播的德爾塔變種毒株。因此,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接種科興疫苗的公眾在參與大型活動前,仍須提前接受檢測。
衛生部發言人回復《聯合早報》詢問時作出以上解釋。
隨著新加坡邁入高警戒解封第三階段,出席者介於51人至250人之間的現場演出、宗教活動以及會議、展覽與獎勵旅遊業(MICE)活動可恢復舉辦,前提是參與者須事先接受冠病檢測,已在全國接種計劃下完成接種的公眾則無須檢測。

當局解釋,接種第二劑輝瑞/復必泰(Comirnaty)或莫德納疫苗超過14天後,接種者體內即有足夠時間對冠病產生抗體。公眾只要出示合力追蹤或HealthHub應用資料,證明完成接種,就無須在參與大型活動前接受檢測。
儘管世界衛生組織已於本月初將科興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但這款疫苗至今尚未被納入新加坡的全國接種計劃。
目前,新加坡24家私人醫療機構獲選通過特別採用程序(Special Access Route,簡稱SAR)為公眾提供科興疫苗的接種服務。
衛生部發言人指出,診所在通過SAR接種疫苗時須告知接種者,他們的待遇可能會與在全國接種計劃下完成接種者有所不同,好讓他們衡量接種這類疫苗的益處和風險。
佘俊明(42歲,財務分析師)於本月18日接種第一劑科興疫苗,是首幾批接種該疫苗的民眾。
由於今年初曾因嚴重過敏性反應(anaphylaxis)險些丟命,佘俊明說,就算當局規定接種科興疫苗者參與某些活動時仍須提前接受檢測,他應該還是會選擇接種科興疫苗,因為他覺得接種滅活疫苗後產生過敏反應的機率較低。
他也說,不管是否得在活動前提前檢測,他目前儘量不參加大型活動,降低染病風險。
骨外科醫生鍾健煒(49歲)是另一名科興疫苗接種者。他認為,採用新科技的輝瑞和莫德納疫苗雖然效果不錯,但滅活疫苗是沿用了數十年的傳統科技。無論當局的條例是怎樣,他還是會選擇接種科興疫苗。如果須要檢測,他會配合,並不覺得麻煩。
來源:《聯合早報》
圖: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