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烏鴉啄頭叼發襲擊碧山居民,疑是因為棲身的樹木修剪後,鳥巢被拿走和不見了雛鳥蹤影,烏鴉才發狂頻頻攻擊路人。
《新明日報》日前報道,碧山12街第110座組屋周圍的烏鴉近日低飛攻擊路人,只要有人經過,烏鴉就會無差別地俯衝而下啄頭,短短20分鐘內就有10人遭殃,當中包括男女老少行人。
附近的居民謝女士(60歲)說,其實上周四開始,當地有工人前來修剪樹木,周五她曾看見一個鳥巢被安置在附近一座組屋的信箱旁。

記者周二走訪時,有路過公眾被烏鴉啄頭髮。(檔案照)
「鳥巢里有一隻烏鴉雛鳥,旁邊還貼著一張紙條,提醒公眾不要觸碰,並稱已經通知了有關當局前來處理。」
據她說,鳥巢到了周六晚上已被移走,但不知是誰移走了它。
謝女士說,跟著這幾天經過那裡時,就不斷聽見烏鴉的叫聲,懷疑是烏鴉群發現鳥巢及雛鳥不見了之後,頻頻攻擊路人。
居民梁錦鴻(69,退休)受訪時說,烏鴉是上周才開始攻擊路人。
記者昨早再次走訪,現場的烏鴉群數量減少了許多,只看到2隻烏鴉在高空盤旋,並不時低空俯衝,但就沒有攻擊路人。
不過已經被嚇怕的當地居民,還是小心翼翼地通過那裡,有的居民甚至選擇繞遠路,不敢靠近。
烏鴉對雛鳥保護意識強
國家公園局野生動物管理高級署長呂福明博士說,烏鴉是外來物種,對本地生物多樣性構成威脅。
「它們對雛鳥的保護意識強,雛鳥在鳥巢時,或者當感覺幼鳥受到威脅時,烏鴉可能會發起攻擊。」
當局採取科學、全面的應對方式,包括誘捕和隨後的人道毀滅等方式控制烏鴉數量。
自今年2月7日起,公園局對碧山12街第110座組屋附近的烏鴉巢進行監管,並與市鎮會合作,修剪樹木,移除鳥巢,並設置捕鳥陷阱。
當局接下來將繼續和市鎮會合作,每月檢查組屋區,定期清除烏鴉巢,以減少烏鴉攻擊居民的事件發生。
公園局也籲請居民切勿喂食鳥兒,以免助長鳥兒的繁殖。

居民發現上周有鳥巢放在附近組屋樓下。(讀者提供)
截至15日
共30起烏鴉攻擊案
公園局指出,今年截至2月15日,發生在碧山區的烏鴉攻擊案共有30起,當中包括公眾對同一起事件作出多次的反饋。
當局也指從2021年到2022年期間,一共接獲500起有關烏鴉攻擊的反饋案件,其中有約5%的案件來自碧山區。
當局人員前天到場封鎖部分走道,並張貼告示提醒居民。
居民吳女士(68歲,退休)說,公園局人員昨天到場並向居民分發傳單。
當時他們還放置了安全錐並拉起封鎖線,將受影響的人行道封鎖起來,提醒居民繞道,避免被烏鴉攻擊。
據觀察,附近組屋的電梯外也張貼了告示,提醒居民切勿喂鳥。
另外,也有居民目睹公園局人員昨天到場捕鳥。蔡先生(67歲,自僱人士)告知,昨天傍晚6時捕鳥後,現場只剩下約兩隻烏鴉,且不會攻擊人。
昨天上午記者走訪時,也看到當局人員用望遠鏡觀察烏鴉。

當局人員昨早帶著望遠鏡到場觀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