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新加坡氣象署記錄在海軍部記錄到36.7攝氏度的高溫,這是有史以來5月份的最高氣溫。
根據氣象署網站的預測,五月最後兩個星期將比上半個月更加炎熱乾燥。新加坡和周邊地區會受西南季候風的影響,風將從東南或者西南方向吹來。其中幾個白天的氣溫將高達36攝氏度,大部分時間將介於34到35攝氏度之間。
在高溫天氣下,平時人潮湧動的新加坡牛車水史密斯街幾乎空無一人。


根據蘇門答臘風颮的影響,近期一兩日的早晨,新加坡將會迎來帶著強風的雷陣雨,但五月降雨量預計將會維持或低於平均水平。
前日(5月18)下午15點35分,新加坡及周圍地區只有極少極小局部地區下雨,其他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晴空萬里。
全球氣候變暖
剛過去的四月,見證了新加坡40年以來的最高溫。
2022年4月1日,海軍部(這是新加坡一處地名)氣象站記錄到了36.8°C。這是自1983年3月17日以來的單日新高。當時,新加坡記錄的高溫是37°C。

一般來說,由於季候風交替,四月、五月是新加坡一年最熱的時候。
新加坡氣象局說,東南亞自2020年底開始經歷拉尼娜現象,本來應該更為潮濕,氣溫也應該會下降一些,但是,由於全球氣候變暖,新加坡近期十分炎熱。

儘管如此,新加坡尚未出現熱浪。上一次熱浪出現在2016年4月。在新加坡氣象局的定義下,「熱浪」指的是連續三天最高溫超過35°C、氣溫中位數不低於29°C。
我們可以想像,這幾天不算熱浪,尚且這麼熱,出現熱浪時,是不是得脫層皮?

在剛過去的四月,儘管幾乎半個月氣溫在34°C以上,但由於多日下雨,而且降雨量異常大,平均氣溫並不高,實際上,它是過去十年平均氣溫第三低的四月。
在歷史上,新加坡每十年會出現一兩次熱浪。
氣象專家說,到了本世紀下半葉,熱浪出現的頻率會更高。
新加坡氣象局說,2021年平均氣溫比1948年高了1.8°C。
在全球範圍內,2021年平均氣溫比工業革命之前的1850年高了1.1°C。過去十年(2011-2020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炎熱的十年。

在未來五年,全球氣溫會持續上升,預計將比工業革命之前高1.5°C。
印度媒體報道,古吉拉特邦的志願者每天救起數十隻從天空墜落的雀鳥。這些雀鳥由於天氣太熱而且缺水,在飛行時體力不支而墜地。

古吉拉特邦一個獸醫站的獸醫表示,過去數周已有志願者送來數千隻熱暈墜地的雀鳥,情況是近年來最糟糕的。
由於熱浪來襲,古吉拉特邦衛生系統已向各醫院發出警示,要求設立中暑和熱傷害等病症的急診病人。
全球氣候變暖帶來 海平面升高,糧食減產,極端天氣
氣候變化在全球範圍內造成了規模空前的影響,出現極端乾旱和極端天氣,導致糧食減產,極地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造成發生災難性洪災,重大山火、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
地勢低洼的城市島國新加坡受其影響更加嚴重。
1980年至2020年,新加坡氣溫中位數從26.9°C上升至28.0°C;從1975年至2009年,新加坡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從1.2毫米增至1.7毫米。

根據氣象署發布的2019年常年氣候評估報告,新加坡平均海平面高度較1970年的水平,已經上升了多達14公分。最新研究指出,到了2050年,新加坡海平面將上升0.2米,到了2100年將上升1米。
極端天氣將越來越常見,暴雨災害在新加坡更加嚴重,很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惡化。加上海平面上升,屆時將出現更多、更常見的水災。

(圖源:Minsoon Lee臉書)
2001年12月2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新加坡以東的季風槽內發展;27日早上,在新加坡東北偏東約140公里處發展成熱帶氣旋;之後,颱風「畫眉」以時速約14公里向西移動,當晚在新加坡東北約60公里處的馬來西亞半島南端登陸,並在新加坡以北約30公里至40公里處掠過。

新加坡出現天降冰晶片的反常現象,可能是冰雹。「畫眉」為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帶來強風和大雨,當地有樹木倒塌,道路出現水浸,導致交通受阻。另外有部分火車延誤,飛機要延遲降落或轉飛其他機場。
「畫眉」是有紀錄以來太平洋上最接近赤道形成的熱帶氣旋,也是有紀錄以來首個影響新加坡的熱帶氣旋。
科學家尚不確定這是偶然現象,還是將逐漸成為本地區的常態。
新加坡政府曾宣布,未來100年要花1000億新元或更多,採取必要防禦性措施保護海岸線防洪安全。
其他措施包括:啟用全球最大的浮動太陽能系統、在建築外層試用特殊降溫塗料、在全島多栽種100萬棵樹木、在2050年前淘汰未減排的燃煤發電,並提前在本世紀中葉實現凈零碳排放的目標。
為加速減排,新加坡從2024年起分階段上調碳稅:2024年和2025年每噸25新元;2026年和2027年45新元;預計最遲在2030年上升到50至80新元。主要徵稅對象雖是每年排放至少2.5萬噸溫室氣體的設施,共約50家發電廠和大型製造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