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雞飯大腸桿菌超標?小販:雞分批煮 定時清理場所

資料照片:雞飯。(圖:CNA/Genevieve Loh)
近日有網紅稱許多雞飯大腸桿菌含量超標引關注,受訪攤主表示,平時都已採取措施,包括分批煮雞肉、定時清理場所,以預防細菌滋生。
據新傳媒英文新聞網CNA報道,連鎖雞飯品牌OK Chicken Rice的老闆之一Daniel Tan表示,旗下賣的雞肉都是分批煮的,一天會煮至少三次。
另外,他們的雞肉也會分批切開,每賣完兩隻雞,才會再切新的雞,以保持雞肉新鮮。
Ah Lim Chicken Rice的攤主林先生也說,攤位的雞肉是分批煮的,每天在午餐時間之前,他會先煮好四隻雞,午餐時間之後,會再按需求再煮雞肉。
林先生會定期清理攤位,比如每天會定時清洗切雞的砧板,以防止浮渣堆積。
另外,該攤位的黃瓜是在需要時才切,罐子裡的辣椒醬也是在必要時才加量,因為辣椒在容器中保存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變酸。
專家: 不是所有大腸桿菌會致病
南洋理工學院應用科學學院副主任Richard Khaw 說,本地吃雞飯染病的病例少,或是因為並非所有的大腸桿菌菌株都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他說:「一人可以在吃了含有超標大腸桿菌的食物後,仍無症狀,因為那些大腸桿菌不是危險菌株。」
共和理工學院應用科學學院講師Heng Kiang Soon說,一個人在吃下超標大腸桿菌後的反應,也與其耐受值和健康狀況有關。
他說:「研究表明,具有較好的微生物群平衡的人,往往有較少的機會感染大腸桿菌,因為他們腸道中的好細菌會對抗壞細菌。」
而免疫力較弱的兒童和老年人、因慢性疾病而免疫力下降的人,以及服用抑制免疫系統藥物的人,有更高感染大腸桿菌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
建議不要讓食物曝露超過四小時
專家也建議攤主在接近食用時間才切開食材,不要讓食物暴露在外超過四個小時。
另外,他們也建議消費者在選擇攤位時要注意其清潔程度,應查看雞肉是否是剛煮好的,還是已經陳列了一段時間,並注意雞肉是否已變色、已發出異味或流出粘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