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首例!國大醫院以低溫機械灌注儀器保存死者腎臟 移植到患者體內

(左起)國大醫院器官移植中心成人腎臟移植計劃顧問醫生吳彥孝助理教授、患者沙菲雅和護理教育者諾哈希瑪瓦蒂。(圖:陸佳麗)
國大醫院器官移植中心順利完成了本地第一起使用低溫機械灌注儀器保存死者的腎臟,再將腎臟移植到患者體內的手術。
這起手術在去年10月6日進行,66歲的患者沙菲雅康復情況良好。
傳統的做法是以靜態冷藏方式保存腎臟,也就是將腎臟泡在特別液體里,包裹起來,再放入裝滿冰的冷卻器里。不過,這可能造成腎臟損壞,導致它移植後功能延遲運作。新方法則是使用儀器將攝氏4度以下的液體注入腎臟,以更好地保存腎臟。
帶領一組25人醫療團隊的顧問醫生吳彥孝助理教授表示,研究顯示,這能將病人在手術後因為移植器官功能延遲恢復,而需要洗腎的幾率減少多達四成。
「跟現在靜態冷藏方式比較,這個低溫機械灌注的方式能夠促進腎臟的功能,洗出微小的血塊、把腎臟里的毒素排除,模擬人體脈動,腎臟的功能會比靜態冷藏好。」
沙菲雅說,這次的腎臟移植,她足足等了九年,她坦言,手術前確實很擔心。
沙菲雅說,幾名朋友手術失敗後,她害怕自己的手術也會失敗,但是醫生解釋給她聽後,她決定接受這樣的移植方式。她也說,之前她每周必須洗腎兩次,平日能做的事情有限,如今簡直像自由的小鳥,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她說,已恢復到患病前的八成體力,終於能夠出國旅行了。
國大醫院目前有兩台這類儀器,至今已為三名患者使用儀器進行手術。醫院希望往後每年能讓大約50名病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