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丹星:政府須提供數據和資料 消除國人對外來人才負面情緒

反對黨領袖畢丹星說,政府必須提供數據和資料,說明外來人力政策如何實際讓新加坡受惠,才能消除國人在外來人才政策相關課題上的負面情緒。
他也強調工人黨不是機會主義政黨,也沒有通過不切實際的話語來削弱公眾對政府的信任。
畢丹星在國會參與辯論政府施政方針時表示,反對黨在國會要求政府提供數據的提問,不一定會得到確切的答案。
他以外來人才政策為例,要求政府提供足夠的信息和數據,說明相關政策如何帶來具體利益,以消除人們的不滿情緒。
反對黨領袖兼阿裕尼集選區議員畢丹星說:「行動黨的第四代領導層接下來不能再一味的以國家安全或敏感為由,在沒有正當理由下拒絕透露信息。我預見更開放地公開信息會是更新社會契約所需的基礎,而這正是第四代領導想要通過新加坡攜手前進運動達到的。」
畢丹星也重申,要求公民和永久居民申請者必須通過英語測試,並表示母語依然是族群文化聯繫的紐帶,但英語是新加坡的共用語言,新公民和永久居民及家屬如果掌握英語將有助他們融入本地社會。他建議這可以成為外籍配偶措施的環節之一。
畢丹星說:「英語條件可以成為當中的一項加分標準。這會推動並更好地校準移民措施,這也是新加坡體系的一個根本環節。」
畢丹星也駁斥工人黨議員是機會主義者的說法,並列舉工人黨曾經針對不同政策提出建議,而這些建議後來也出現在一些措施中,指工人黨沒有提出嚴肅政策並不公平。
畢丹星說:「這是非常不公平的指責,其實我們歡迎行動黨採用工人黨的觀點,因為最終真正受益的不是工人黨或行動黨,而是新加坡人民。」
畢丹星也說,工人黨在國會中並沒有一味阻止執政黨通過所有議案,如果工人黨是機會主義政黨,那必將被選民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