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交易、潔凈科技及綠色金融等都是推動更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亞會在這些領域加強合作,包括分享最佳作業方式和展開海陸生態系統的試點項目,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綠色目標。
國務資政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和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Luhut Binsar Pandjaitan),前天(3月21日)簽署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諒解備忘錄。
新印兩國在今年1月的領導人非正式峰會上,承諾在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經濟等新興領域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兩國通過簽署備忘錄,公布更多合作細節。
雙方下來會在四大方面加強合作,分別是:碳價格和市場交易、生態系統方法和與自然融合的解決方案、潔凈科技,以及綠色和混合金融(blended finance)。
以碳價格為例,兩國會交換有關碳稅的信息和最佳作業方式。新加坡後年起上調碳稅,從目前每排放一公噸溫室氣體徵收5元,分階段增至2030年的每公噸50元至80元。印尼則在不久前宣布推出碳交易機制,分階段徵收碳稅,並根據碳交易進行調整。與自然融合的解決方案是指可保護、可持續管理和恢復生態系統的行動。
根據國家氣候變化秘書處和印尼海洋事務與投資統籌部的聯合文告,兩國承諾每年舉辦高級別部長會議,並通過雙邊跨機構工作小組加強各方面合作。
工作小組由兩國高級政府官員組成,代表我國的聯合主席由總理公署(策略)副常任秘書丘曉晴擔任,其他代表來自永續發展與環境部、貿工部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等。
張志賢:應對氣候變化同時 為兩國人民製造更多工作機會
兩國會制定工作計劃,推行相關試點項目、研究合作、技術交換和金融方案。雙方也會探討碳信用、碳捕獲與封存的融資方案,以及可推動區域去碳化的再生能源方案。除了政府機構,兩國私人領域和學術界也會參與合作計劃。
張志賢也是氣候變化跨部門委員會主席。他在簽署儀式上說,這項合作不僅能協助新印應對氣候變化,還能為兩國人民製造更多工作機會,為經濟帶來新機遇。
「新加坡會繼續與志同道合的區域和國際夥伴合作,為去碳化和可持續未來制定新方案。通過這些合作,我們能製造和掌握新興綠色發展和工作機會,也能協助新加坡在本世紀中葉達成凈零碳排放的目標。」
盧胡特則說,印尼打算通過20國集團(G20)框架成立混合金融聯盟,為與氣候變化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的項目集資,他也邀請新加坡等國加入聯盟。
印尼是G20今年的輪值主席國。新加坡雖不是G20成員,但從2010年起每年都受邀出席觀察G20峰會,2012年是唯一的例外,我國今年也受邀出席將在峇厘島舉行的峰會。
盧胡特目前在我國進行工作訪問,他昨天也與李顯龍總理會面。
李總理在面簿貼文說,兩人就新印的良好雙邊關係以及在新領域合作的可能性交換意見。至於在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方面的合作,兩人同意這不僅會讓兩國受益,也會是區域投資可持續方案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