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螞蟻集團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宣布達成產學研合作協議,探索以安全求交集(Private Set Intersection,PSI)為核心的隱私計算技術創新。合作將以螞蟻集團「隱語」框架為研究底座,推進PSI技術的發展,並探索相關的實際應用。

這項研究合作將結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隱私保護技術和系統研究戰略中心(SCRIPTS)」在隱私計算方面的專業沉澱,以及螞蟻隱私計算的研發能力和深厚行業實踐。具體來說,將會設計和實現特定的PSI協議,從而提升PSI執行之後的特定安全機器學習,以及安全數據分析功能的效率和安全性。
PSI是當前隱私計算運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作為一種密碼學協議,PSI支持參與協作的各數據方計算出各自私有數據集的交集,而不會泄露交集以外的任何信息,從而確保各方的非交集的數據隱私。在數字化升級和產業協作快速推進的當下,以PSI為典型的隱私計算技術對於協作中的數據隱私保護有著重要價值。
2022年,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和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PDPC)啟動首個隱私增強技術(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簡稱PETs)沙盒項目,為企業提供試行隱私增強科技的安全環境。此舉被認為有助於制定業界可廣泛採納的最佳作業方式和標準。
近年來,我國已將數據列為了一項市場化運行的「生產要素」,並鼓勵使用隱私保護計算等技術,確保數據要素安全可信流轉。2022年「數據二十條」等文件的發布,明確了數據要素市場化流轉的規範和框架,為行業落地指明了方向。
在此背景下,產業界和學術界也頻頻聯手探索隱私計算技術前沿,發掘更多的應用價值。如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就與螞蟻成立了「隱私計算與區塊鏈聯合研究中心」,圍繞數據要素關鍵底層技術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在國際上,學術機構和產業界也在尋求技術創新和突破,螞蟻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合作應運而生。
螞蟻從2016年開始布局隱私計算技術,打造了一套工業級可用的隱語可信隱私計算技術棧,並將其中的核心產品隱語框架、OcclumTEE作業系統、HyperEnclaveTEE底座等開源,提升技術易用性並促進業界創新。據專利數據機構IPR Daily和incoPat統計,在隱私計算領域,2022年,螞蟻集團以1152件專利申請數位居全球榜首。到目前為止,螞蟻隱私計算技術已成功應用到多個場景,包括金融風控、醫療保險、營銷方案、政務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