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脫創作框架 新生代用篆刻展現自我風格

篆刻是一種傳統藝術形態,通常用在水墨畫完成後,畫家的章印落款。隨著時代演變,本地有一群熱愛篆刻的新生代,進一步將篆刻當成自我風格展現的方式,跳脫原本附屬在畫作的創作框架。
本地篆刻愛好者除了沿襲傳統之外,也尋找篆刻作品的展演方式。像這個系列作品,將篆刻圖像結合聲音,讓參觀者不僅看到字形和圖章的美,還能夠學習方言。此外,圖像呈現如剪紙般細緻的效果以及構思創意字句等方式,都是新生代篆刻愛好者喜歡的展現手法。
新生代篆刻愛好者,每個月都會在滑鐵盧街的嘯濤篆刻書畫會聚會。他們多半跟隨本地水墨畫家胡財和學習篆刻技能,也逐漸走出自己的風格,今年9月份也辦起篆刻展。
篆刻愛好者程儒穎說:「我主要是畫動物比較多,然後可以刻動物的圖章來配合,我主要是畫貓最多, 自己刻印自己蓋,所以我覺得蠻有意思。」
另一名篆刻愛好者陳詠峻表示:「最有趣就是每一個漢字,它的古體都給你帶來不一樣的挑戰。那你要怎麼在一個小的空間裡面把它排得合理,然後又不突兀,然後又有趣味,那這個布局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了。」
44歲的陳曉薇,是當中資歷最久的學員之一,如今擔任篆刻書畫會副會長。
她說:「一直在探索什麼是篆刻的定義,一定是要用石章嗎, 我覺得另類材料例如木頭、陶藝或甚至是用麻將牌,幾乎可以刻的東西都可以嘗試。」
嘯濤篆刻書畫會成員卓志豪表示:「你要刻一個印或者一個圖章,你要請人家來刻不如你本身自己創作,可能好像你畫了一幅畫,你要蓋一個閒章,有時候你本身自己會有一個更好的感覺,然後它會一體,字自己來有自己的風格,然後自己來你也知道你要想要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