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的綠色經濟浪潮中,新加坡正扮演著引領者的角色。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的卓越成就和清潔經濟的蓬勃發展,為全球投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作為東南亞的創新與金融中心,新加坡正積極推動私營與公共部門的合作,為全球企業打造理想的落地平台。
東南亞的綠色經濟展現出巨大的增長潛力,而強化私營部門與公共部門的合作是實現這一潛力的關鍵。新加坡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自成立以來,已經在亞洲成功推動了價值超過40億美元(相當於約54億新元)的基礎設施項目,彰顯了其在促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融資發展方面的領導作用。這個辦公室是由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和金融管理局於2018年共同發起的,其主要目標是為亞洲的基礎設施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和推動。

綠色基建,催化區域潛力
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兼財政部及國家發展部第二部長英蘭妮於2024年6月4日,在第四屆亞洲基礎設施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她強調東南亞綠色經濟的發展潛力,預計到2030年可創造高達3000億美元(約4060億新元)的額外年度營收,並採取實際行動應對融資缺口等挑戰。新加坡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Infrastructure Asia),已促成超過54億新元的項目,彰顯了東南亞綠色經濟的巨大潛力。新加坡政府呼籲加強公私合作,創新融資模式,釋放綠色經濟的全部潛力。
同時,基礎建設網絡的成立,進一步促進了行業內的多元化與協作。在當日論壇上,亞洲基礎設施辦公室還宣布與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相關方面簽署了四項諒解備忘錄,旨在加強與該地區政府機構的聯繫。這些備忘錄涉及能源、水資源管理、交通和氣候融資等多個領域,強調了項目建設與開發的重要性。

清潔經濟,開啟增長新紀元
在近日,首屆印太經濟框架清潔經濟投資者論壇尚達曼總統強調,清潔經濟是全球最大的投資與增長機會,新加坡正通過印太經濟框架聚合利益相關者,推動清潔能源的使用。東南亞作為核心區域,正積極行動,為投資者提供持久融資和回報。再生能源等其他清潔經濟領域,為全球帶來了50年來最大的投資和增長機會,必須儘早彙集風險投資、商業銀行、公共資金和慈善資金等各種投資資本來源,以實現惠及所有人的回報投資。
與此同時,東南亞是印太經濟框架的核心,通過印太經濟框架為平台,東南亞能聚合利益相關者,並通過印太經濟框架快速落實擬議項目,為投資者和項目進行配對,爭取持久融資,並表明特定融資可提供良好回報,從而形成發展勢頭,為世界其他地方樹立良好榜樣。氣候變化的緊迫性要求我們必須採取行動,尚達曼總統強調,如果僅依靠市場機制使綠色產業在成本上與傳統產業競爭,則需要較長時間。因此,在轉型初期,就必須承擔更多的前期成本,這需要公共部門、多邊開發銀行和慈善組織的積極參與和資金投入。

清潔經濟的興起為全球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投資和增長機遇,這一趨勢預計將持續50年之久。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中,關鍵在於如何通過共同投資實現經濟利益,而非僅僅將其視為一項需分攤的負擔。這種投資策略不僅有助於緩解氣候變化,還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實現環境與經濟的雙贏。新加坡不僅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綠色經濟轉型中展現出領導力,更通過開放的政策和創新的平台,為企業提供無限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