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港口發展互相學習 我國同上海簽署合作備忘錄

代交通部長徐芳達在中國舉行的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發表視頻致辭。(圖:交通部)
我國將同中國上海簽署信息交流與合作諒解備忘錄,在航運和港口發展的數碼化和去碳化等領域加強相互學習,共同開發解決方案。
代交通部長徐芳達在中國舉行的北外灘國際航運論壇上發表視頻致辭時表示,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將和上海市簽署這項備忘錄。
徐芳達說,航運業必須繼續對新思想和人才保持開放,並在國際海事組織和國際民航組織多邊規則的引領下,保障各方的安全與聯通。
他表示,要將想法轉化為成果,需要政府、行業和工會的共同努力與合作。
部長舉例說,在新中兩國的密切合作下,雙方的航班往來已恢復到疫情前水平的75%,也就是每周有300個航班往返於新加坡和中國的25個城市。隨著航空業將迎來北方冬季運營旺季,航空公司極需將業務恢復甚至超越疫情前的水平。他說,新加坡將繼續和中方密切合作,重振新中兩國航空的聯通。
在談到創新的重要性時,徐芳達指出,創新業務模式有助於提高航班運行的效率,利用數碼化創新成果也可提高航運和港口效率。
新加坡海港局和中國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推動船舶和船員電子證書的簽發、使用和接受。這些證書提高了港口通關效率,減輕了航運公司的行政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