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2日訊)大馬首富郭鶴年掌控、新加坡上市的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本周四(21日)宣布末季財報,凈利按年挫超過50%,主要歸咎於為澳洲煉糖廠所作的相關撥備所致。
據「路透社」報導,截至2018年12月31日,豐益國際末季凈利從上財年同期的4億2670萬新元(約12億8526萬令吉),大跌2億2580萬新元(約6億8013萬令吉)或52.9%,至2億90萬新元(約6億513萬令吉)。
美國農業及大宗商品貿易巨頭阿徹丹尼爾斯米德蘭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簡稱ADM)是豐益國際的大股東。

全球供應過剩,導致糖價持續承壓,拖累豐益國際最新財報表現差強人意。(圖:www.123rf.com)
全球供應過剩所累
根據報導,有鑒於糖價持續承壓,豐益國際決定為其在澳洲的商譽(goodwill)和煉糖廠 相關資產進行總值1億3860萬新元(約4億1748萬令吉)的減值撥備。
由於全球供應持續過剩,在洲際交易所(ICE)交易的原糖和白糖期貨,去年表現連續第二年下降,並寫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至於除去非營運項目,豐益國際的核心凈利也從上財年同期的3億7300萬新元(約11億2351萬令吉),跌10%至3億3470萬新元(約10億815萬令吉)。豐益國際解釋,這主要因為中國爆發「非洲豬瘟」(African Swine Fever),以及大宗商品價格走軟所累。
另外,豐益國際的熱帶油脂(tropical oils)業務在末季時候,也錄得急劇下挫,大降30%;油籽和穀物業務按年則大挫44%。豐益國際的糖業業務稅前虧損就高達1億1410萬新元(約3億4368萬令吉)。
全年表現低預期2019年展望樂觀
根據國際金融資訊專業服務機構Refinitiv(原湯森路透金融與風險事業部)指出,就全年表現來看,豐益國際凈利按年下滑6%至11.3億新元(約34.04億令吉),略低於分析員預測的12億新元(約36.15億令吉)。全年核心凈利則上揚超過27%至13億新元(約39.16億令吉)。
展望2019年,豐益國際表示相當樂觀,相信新財年全年的表現會讓人滿意。
該集團主席兼總執行長郭孔豐透過文告指出:「隨著近期原油價格的回升和下游加工業務的利潤讓人滿意,看好熱帶油脂業務在新一年的表現將繼續表現良好。」
「而2019財年首季度的碾壓(Crush)利潤率將受到中國爆發的非洲豬瘟導致的糧食需求大幅下降,和巴西大豆產量大幅下降的不利所影響,但這一狀況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得到改善。」
他說,作為此前披露的可能在中國單獨上市計劃的一部分,豐益國際最近也將其中國控股公司轉型為一家股份公司。
Post in:中國報 Johor Chin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