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加坡一名中國留學生被騙50萬新幣,還被困在酒店6天,全程受監視......

事情發生在9月2日,22歲的中國留學生小周接到國際物流公司DHL的電話,稱她的包裹涉嫌偽造信用卡和護照,已被中國海關扣留。
隨後,小周又接到自稱是「中國公安人員」的電話,說她被通緝,原因是涉嫌洗黑錢,讓她儘快入住酒店,以便對事情進行詳細了解。
小周也不是沒有懷疑過,但用谷歌查詢來電號碼,的確是上海浦東新區公安局的電話。她便依照所謂「公安」的指示,瞞著父母、男友,住進了新加坡烏節路某酒店。

(烏節路)
之後,小周受到了全程監控,「公安」不允許她跟外界接觸,要求她上廁所、洗澡、下樓買吃的,都要通過視頻報備,當然,視頻中小周看不到對方的臉,只能聽到聲音。
若不遵從,「公安」就威脅小周,會將她以「妨礙警方調查」的罪名遣返回中國。

「公安」說小周涉嫌洗黑錢,需要交「保釋金」、「行政費」等各種費用,不停地跟她要錢。
小周自己戶頭的錢取光了,「公安」便指示她撒謊,跟在中國的父母說新加坡教育部要財務證明,以延長學生簽證,讓父母打50萬新幣來新加坡。
因為大額轉款交易可疑,小周的帳戶被銀行凍結,但在「公安」的教唆之下,小周竟親自去銀行為帳戶解凍!
終於到了9月7日,在連續6天於小周失聯後,小周的男朋友以為她失蹤了,向新加坡警方報案。

9月7日晚上,新加坡警方確認了小周的位置,並在酒店找到她,但小周卻以為他們是「假警察」,不予配合。
直到騙子「公安」得知新加坡警方到場,立刻掛斷了視頻,小周才驚覺自己被騙,而50多萬新幣已不翼而飛......
目前,騙子仍然下落不明。

最近,新加坡電話詐騙猖獗,就在前不久,中國駐新加坡使館發文提醒在新中國公民,如接到類似陌生電話堅持「三要」和「三不要」:
要通過可信渠道向大使館或新加坡警方等機構核實,要在5分鐘後按來電號碼回撥查證,要與家人、朋友溝通商量,冷靜處置。
不要輕信來源不明的電話,不要聽從詐騙分子轉帳要求,不要泄露個人身份及銀行帳戶信息,不給詐騙分子任何可乘之機。
如不幸被騙,要立即向新加坡警方報警,並聯繫本人開戶銀行,採取凍結帳戶、追討或其他止損措施。必要時,要向本人中國戶籍地公安機關報警(報警電話110),本人無法直接報案的,可通過親屬報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