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德海事網7月29日消息,此前信德海事網曾連續發布多篇報道提醒,在包括美國以及荷蘭等國在內的多個港口都出現船舶加註燃油後出現各種機損情況的事件。
而在文章發出後,信德海事網也收到很多讀者朋友(尤其是機艙部的朋友們)的屢屢中招的反饋。
然而,但是,BUT。
低質/劣質燃油的問題好像是得了傳染病。
新加坡港近日也出現了類似問題,希望能引起航運業各方的重視。
近日,新加坡當地的船用燃油surveyor發出警告稱,在新加坡港已經出現了船用燃油被「污染」的情況。加註這樣的燃油後,分油機,燃油管道,濾器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Maritec介紹到,「此外,來自於新加坡的燃油還被出口到東南亞國家,甚至是香港地區。」「應該預料到是,上述所有地區可能都會受到影響,」Maritec表示,今年4月13日,在馬來巴生港第一次有亞洲區域內的受污染的油樣被提取到。事實上該油樣被提取到時為時已晚,該船已經因燃油問題在越南沿岸航行時突發故障變成「死船」,隨後該輪不得不被拖輪拖回港區,最後發現所有的燃油泵都已損壞。
Maritec透露,「事實上,這些被發現的問題燃油都滿足 ISO8217:2005相關標準,但卻發現含有其他本不應該在煉油過程中的化學物質。」
新加坡的一些燃油貿易商也表示,這些受污染的燃油很難被監測出來,因為這些燃油符合一般的行業標準。而裡面所含有的其他「有害」化學物質此前一般不要求被檢測。一位貿易商透露,這些油品的苯乙烯和酚類化合物 styrene and phenols以及其他與塑料相關的化合物含量很高。
最糟糕情況下,船舶在加註這些燃油情況下可能導致主機的嚴重損壞,而如果進一步遭遇惡劣天氣海況或則複雜通航情況,那麼極有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航運事故。
Maritec表示,在對6個油樣進行的測試結果似乎表明,愛沙尼亞的油頁岩和美國的頁岩油都被賣到了新加坡。
而根據路透社援引一位新加坡的船用燃油貿易商的消息稱,「一些美國的燃油產品最近已經進入新加坡,更多的是在8月份到達新加坡。」記者聯繫新加坡海事及港口管理局後並沒有得到立即的回應。
而根據路透社透露,「在過去的一個月里,至少有兩船約270,000 噸被污染的燃油被運往新加坡,並一度導致了燃油價格的飆升,因為隨著合規燃料可用量吃緊,燃油價格也出現了上漲。」
如前文所述,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休斯敦港最先曝出燃油含有其他「污染物」而導致多起船舶受損情況的發生。
那麼問題燃油的污染源來自於哪裡???至今也沒有人沒有機構搞清楚。
本文轉載自:信德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