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銀行集團執行長黃碧娟在香港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華僑銀行繼續看好大中華區的機遇和前景,到2026年,對該區域的投資預計達15億港元(約合2.6億新元),該資金將用於提升技術和設施。這一投資計劃顯示了華僑銀行對大中華區市場的重視,以及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黃碧娟強調,大中華區是華僑銀行業務的關鍵貢獻者,過去10年,該區域以24%的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顯著增長,在集團稅前盈利中的占比從2013年的6%增至2023年的21%。這一數據表明,大中華區對華僑銀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圖源:OCBC
此外,黃碧娟還提到,華僑銀行去年制定了營收目標,在2023年到2025年三年間要取得30億元的增量營收。而去年,銀行已經取得了5億元的增量營收,華僑正逐步實現這一目標。2023年,華僑銀行在這大中華區和東協國家的特許經營收入同比增加了39%,在東協服務的大中華區公司數量同比增加了45%。
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總裁、香港執行長王克也在活動中表示,銀行正在簽署一份新的辦公室租約。華僑銀行於3月份在Airside租賃了54,800平方英尺的土地,這是南豐集團在香港啟德的混合用途開發項目,用於其新辦公室,這將為員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也體現了華僑銀行對員工的關懷和對工作環境的重視。
華僑銀行:東南亞第二大行
華僑銀行成立於1932年,是東南亞資產第二大銀行。它採用雙樞紐方式 - 新加坡和香港 - 在其主要市場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香港,澳門和中國開展業務。

圖源:CNA
華僑銀行於2014年收購永亨銀行,以加快其進入香港、澳門和內地的步伐。除了在啟德設立新辦事處外,該行還在上環和筲箕灣設有辦事處,在香港擁有2,400多名員工,截至去年年底,該行在香港擁有30多家分行,總資產達3,630億港元。
本為了實現其擴張計劃,華僑銀行將在未來三年內在中國招聘300名新員工,以升級其技術能力,為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更多的數字服務。
該銀行在澳門設有11家分行和450名員工,截至2023年底,澳門總資產為320億港元。在粵港澳大灣區,該銀行在廣州、佛山、珠海和深圳均設有辦事處。

圖源:FACEBOOK
王克表示,香港,澳門和中國是華僑銀行的主要增長地區。去年,它們占該行稅前利潤的21%,而十年前收購永亨銀行時則為6%,該集團去年的稅前利潤為84億新元(62.3億美元)。中國仍然是華僑銀行增長最快的主要市場之一,理由是其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強勁增長5.3%。
對於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黃碧娟則表示,她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從長遠來看,中國將繼續作為一個經濟強國,為華僑銀行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總的來說,華僑銀行對大中華區的投資和業務發展充滿熱情和期許,同時,華僑銀行也在積極應對挑戰,把握機遇,以實現長期的發展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