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銘順已完成八集《阿順有煮意》第二季的拍攝。(吳先邦攝)
(新加坡訊)《聯合早報》星期六(1月27日)下午赴烏敏島附近的奎籠探綜藝節目《阿順有煮意》第二季的班。「阿順」李銘順弄了潮州魚爐招待化身「順客」(節目的嘉賓稱呼)的媒體。他擔心魚煮太久會過軟,湯會越煮越咸,一見到媒體即說:「快點吃,快點喝湯!」

李銘順招待化身「順客」的記者們。(吳先邦攝)
第一季《阿順》是新傳媒2022年10大綜藝節目收視的亞軍,也讓李銘順拿下「紅星大獎2023」最佳綜藝及資訊節目主持人獎,也有份角逐亞洲影藝創意大獎和亞洲電視大獎的主持人獎。
李銘順笑說:「第一季後,真的讓我感覺到自己再紅一次!觀眾以前在外看到我,未必走過來跟我講話,但《阿順有煮意》第一季播出後,他們會走過來問我很多問題。問我今天煮什麼?我的食譜寫在哪裡?我都跟他們說,我的食譜是agak agak(馬來話,意指大概),在我的記憶中,我學煮的過程都是agak agak的。」

新「順室」的環境不錯。(吳先邦攝)
儘管承載首集的好口碑,但李銘順接拍第二季沒有壓力,「我們這個節目是無心插柳的,本來就很隨性。」他說,第一季是因疫情而生,當時他經常在家裡做菜,老婆范文芳將他烹飪的視頻放上社媒,節目組看到後,於是問他要不要做烹飪節目,「但我覺得,若做烹飪節目,我又不比《三把刀》的名廚專業,講著講著,覺得要做跟回憶有關的節目,既然我是甘榜出身的,就從甘榜開始介紹。」

李銘順說,雖然首季《阿順有煮意》口碑不俗,但拍攝第二季沒有壓力。(吳先邦攝)
「順室」搬到奎籠
第二季節目中,「順室」(他在節目中招待嘉賓的地方)搬到海上的奎籠。李銘順也喜歡新的順室,因為他喜歡海,「每次看到海,就很放鬆,很開心。小時候除了在甘榜玩,也在海里玩。」
順室的地點環境變了,不變的是陰晴不定的天氣。李銘順說,第二季的八集節目中,有四集遇到雨天。

第二季的「順室」搬到海上的奎籠。(吳先邦攝)
八組嘉賓包括孫協志與鐘琴;網紅組小明、娜娜和林茜茜;黃俊雄、張振煊和黃思恬;電視劇《你的世界我們懂》的黃碧仁、姚彣隆、宗子傑和洪凌;DJ組吳萬隆、高美貴和張穎雙;資深男藝人組劉謙益、陳澍城、朱厚任和陳建彬;資深女藝人組向雲、洪慧芳和陳麗貞;「三陳」陳鳳玲、陳泂江和陳羅密歐。

餐桌上的潮州魚爐由李銘順烹煮。(吳先邦攝)
資深藝人來監督阿順?
所有嘉賓已完成錄影。李銘順說,大家都玩得很開心,「節目主旨之一是讓觀眾看到藝人,平時在熒幕上看不到的另一面,比如他們的可愛,他們也跟普通人一樣。」
相較年輕藝人,資深藝人組會更加照顧他嗎?李銘順打趣說:「沒有啊,我覺得他們在監督我!」至於如何被「監督」,待節目中揭曉。

本季「順客」包括資深男藝人朱厚任(右起)、陳建彬、劉謙宜和陳澍城。(新傳媒提供)
兒子挑食但好養
李銘順在疫情平穩後,在家裡下廚的次數少了很多,直至要準備《阿順》第二季才又再家裡「炒」起來,「老婆希望我每一年都可以做這個節目。家人是我的白老鼠,他們會給直接、真誠的評語。」
他提到兒子Zed(李晞銓),指兒子吃到好吃的,會為他比贊,若吃到不對味的,為了不傷爸爸的心,會婉轉地說「sort of nice,but can be better」(還算行,但可以更好)。
李銘順透露,兒子挑食但很好養,若接受一種食物,可連續幾天一吃再吃。他也提到,兒子的味蕾偏向「老靈魂」,不愛甜食,不愛醬汁,愛原汁原味,比如在肉上撒點鹽就足矣;也會帶飯盒去學校,天天吃白飯配銀魚就滿足了,「我和老婆希望他多嘗試不同的味道。有一次我們在外面吃飯,他突然想嘗試可樂,我們就快速把可樂拿給他試試,他喝了一口不喝了。我們不是要他多喝可樂,而是希望他了解不同的味道。」
壽星婆范文芳帶兒子探班
范文芳早前在台北拍影集《不如海邊吹吹風》,原來她的戲已殺青,回到新加坡了。《阿順》探班當天是范文芳的生日,媒體離開前,看到范文芳和Zed乘著船來探班。李銘順笑說,兒子是來看奎籠的魚,不是看爸爸。記者聽到李銘順祝愛妻生日快樂,也看到兩人甜蜜相擁。
李銘順28日出國拍廣告,四天後回新,可休息到年十四左右,再飛去台灣拍新戲。
李銘順的馬來西亞親人將來新過年團聚。他計劃為團圓飯掌廚,考慮親手做盆菜。他也提到,曾在台灣過年,當時覺得孤獨難耐,「從此以後,我不想在外地過年了。那時我跟銘忠(弟弟)在台灣工作,兩個人吃年夜飯,你看我,我看你,這樣有意思嗎?」
《阿順有煮意》第二季5月27日在8頻道和mewatch播出。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