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馬叻沙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本地流行的可稱為娘惹叻沙,椰漿味濃郁,北馬檳城因為靠近泰國南部,因此當地的Assam叻沙,加入不少羅望子,味道偏酸,十分開胃。

檳城叻沙偏酸,也會加入風味獨特的火炬姜花。 東馬砂拉越的叻沙又是不同風情,香料味層次豐富,和新加坡及檳城另一個最明顯的目標他那個是,前者使用細米粉,後者則是粗米粉。


砂拉越的叻沙,味道有濃厚的香料氣息。 叻沙現在也已經名聲遠揚,特別是新加坡的叻沙,其中一款主打新加坡風味的叻沙方便麵,經常在國際的方便麵評比中獲得冠軍榮耀,因此也成了海外遊客的首選伴手禮。

叻沙,這道美食可以簡單的形容為一種辣湯麵,但其實這樣的形容過於簡化了,煮湯時需要加入多種香料,高達好幾十種,因此在家裡準備叻沙十分繁複,本地人都在餐廳或小販中心裡吃。


擁有不少戰前老房子的惹蘭勿剎街區肯定是吃叻沙的好地方,結霜橋叻沙已經名聲在外,因使用火炭來烹煮,深受本地食客的歡迎,每天到了午餐時間,咖啡店門口大排長龍。由於它在大眾點評網上也有不少好評,所以也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國遊客。

我是叻沙的頭號粉絲,最近發現離結霜橋叻沙不遠,位於 14 號Hamilton Rd的Wild Coco的叻沙很好吃。 這家餐廳不久前開張,現在到了周末門口也是大排長龍,而且都是本地人。我每次經過此處,都想要看看這家裝飾得富有懷舊氣息的小餐廳,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心甘情願排隊。


餐廳主打的是椰漿飯(Nasi Lemak),所以我也點了一份,味道很好,特別是辣醬和椰漿米飯都是高水平之作,和另一個不遠的,獲得米其林必比登的名店Coconut Club有得比,但價格稍微便宜。

我個人覺得餐廳里最精彩的還是叻沙,共有幾種配套選擇,最簡單的一碗約10元新幣。叻沙端上來後,就覺得這肯定是一碗不會令人失望的叻沙,湯汁十分濃郁,材料也新鮮。


如果你喜歡叻沙,也吃過不少叻沙,這家肯定不會令你失望。

導遊老師:葉孝忠,新加坡《聯合早報》專欄作者,前《孤獨星球》指南出版人,目前從事教書、出版和寫作等。他出版的暢銷書《食遇》,書寫新加坡本地美食,在各大新加坡書局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