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種族融合政策(Ethnic Integration Policy,簡稱EIP)在近日一度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這一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社區中各個種族群體擁有的公寓的平衡,通過設定配額來實現這一目標。然而,一位名叫Shaik Amar的ERA房地產經紀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段視頻,聲稱EIP是不公平的,因為他聲稱當達到EIP限制時,少數族裔的公寓業主可能不得不提供大幅折扣才能出售他們的公寓。

圖源:FACEBOOK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Ministry of National Development,簡稱MND)對此表示,Amar先生的言論存在誤導性。MND指出,Amar先生並沒有提到像他這樣的公寓最初是在EIP框架內獲得的,這一點非常重要。事實上,EIP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所有種族群體在社區中都有代表,避免種族飛地的形成。

圖源:MND
當公寓達到EIP限制時,這意味著該社區中該種族群體的公寓數量已經達到預定的配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少數族裔的公寓業主希望出售他們的公寓,他們可能需要提供更大的折扣,以吸引其他種族的買家,以保持社區的種族平衡。
MND強調,儘管Amar先生的言論可能引起了一些誤解,但EIP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新加坡社會的種族平衡和融合。這一政策對於確保新加坡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至關重要。因此,公眾需要正確理解和認識EIP政策的目的和實施方式,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和爭議。
EIP在維持新加坡種族和諧上有重大作用
EIP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組屋邨中形成種族飛地,確保社區內的種族平衡。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新加坡政府通過重新安置和公共住房方案,實現了種族混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了各自為政的趨勢。例如,在1987年至1988年期間,淡濱尼和勿洛的轉售公寓申請人中有一半以上是馬來人,而在後港的一些社區,華人家庭的申請者超過90%。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趨勢將使新加坡回到獨立前的狀態,並破壞社會和種族融合的努力。

圖源:FACEBOOK
EIP根據新加坡的種族構成,為每個街區和社區內的單位所有權設定種族配額。上一次公開更新種族限制是在2010年,目前,華人占84%,馬來人占22%,印度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占12%。在街區一級,華人為87%,馬來人為25%,印度人和其他人為15%。
當達到EIP限制時,少數族裔的公寓業主可能不得不提供大幅折扣才能出售他們的公寓。這一現象在熱門地區的潛在中國購房者中尤為明顯,他們成功投票,但在選房時被告知,中國的EIP限制已經達到,公寓將流向少數族裔的買家。
政府將適時調整有關政策以應對挑戰
時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在2021年7月對新加坡國會表示,EIP對占多數的華人社區和少數民族都「造成痛苦」。國防部於2024年8月1日表示,政府接受並已公開承認這一點,儘管所有少數民族家庭在出售公寓時都會遭受重大經濟損失,這是錯誤的。

圖源:FACEBOOK
為了緩解EIP對少數族裔家庭的影響,建屋發展局在2022年3月宣布了EIP回購援助計劃。該計劃為業主提供了根據當前市場條件以公平價格將其公寓出售給建屋發展局的後備選項。家庭需要擁有自己的公寓至少10年,並且這些公寓應以合理的價格銷售至少六個月才有資格。
新加坡國土交通部表示,這項政策仍然具有相關性,因為近三分之一的組屋街區和11%的組屋社區目前處於EIP限制。它補充說,這表明,如果沒有EIP,種族集中度將會增加。
EIP在新加坡的社會結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旨在維護種族平衡和社會融合。儘管存在一些挑戰和爭議,但政府仍在努力調整和完善這一政策,以確保所有新加坡人都能從中受益,這一政策的未來發展依然值得每一個人關注,新加坡的多元文化社會需要每一位民眾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