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加坡數學的熱度越來越高,孩子數學啟蒙,首推就是新加坡數學。為何新加坡數學敢稱世界第一?新加坡的孩子又是如何學習數學的?讓我們一起看看!
新加坡數學確實有著一套非常成熟且備受讚譽的課程結構。新加坡數學的教學方式強調對基礎概念的理解,以及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它從0基礎開始,逐步提高難度,一直到六年級,內容覆蓋面廣,而且具有完整的體系。
新加坡數學的逆襲
新加坡數學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源於19世紀80年代的新加坡教育改革。當時,新加坡的學校考試成績在全球範圍內處於倒數幾位,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新加坡政府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教育改革,尤其是對數學教育進行了改進。現在,新加坡數學已經成為了國際頂級的數學學習方法。

雖然中國數學在計算和技巧上的表現確實很出色,但在透徹理解數學概念和培養西式數學思維方面,可能確實存在一些「短板」。而新加坡數學則提供了一種中西合璧的解決方案,可以在保持與中國數學接近的進度和難度的同時,又與英美國家的數學思維和英語表達方式接軌。這也是新加坡數學受到廣大中國家長追捧的原因。
那麼,新加坡數學究竟採用了什麼樣的教學方法呢?
新加坡數學教學方法
CPA教學法
理解比「題海戰術」管用
新加坡數學的一大特點就是「具象化模型(CPA教學法)」講解數學概念和解題思路,理解後再輔以適當的練習,極大地降低了孩子理解抽象數學概念的難度。
CPA教學法,又稱 「三步教學法」,在數學啟蒙階段,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數感」,包括了三個方面:
C - Concrete 具象化
P - Pictorial 圖形化
A - Abstract 抽象化
比如問:1個蘋果和2個橘子,一起是多少個水果?
中國學生會直接給出1+2=3這個數學等式。
而新加坡學生會先把具象的物品(也就是水果)畫成圖形,這個圖形並不還原水果的形狀,而是將它們做為方塊來表示,把其僅僅作為一個存在的實體單元,讓學生不用分心,從而更注重了數學學科的數字邏輯的訓練。最後再由數學符號「1」「2」「3」來代替,完成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
如果孩子掌握了基本的過渡階段的信息,就可以進入到真正的抽象數學的學習,也就是真正開始接觸數字了。
建模思想
從具體走到抽象
新加坡數學有輕鬆打敗應用題的絕招——建模。其實建模就是把一個問題,用圖表的形式展現出來,最後用數學方法解答。
建模思想的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圖形模型代替抽象的數字和問題,讓孩子們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和算式,而不是小小年紀就被動地接受冷冰冰的公式和定義,這不僅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更是避免他們過早陷入對數學的無限焦慮。

新加坡數學中常常會用Bar Model,一個個方塊將抽象的數學關係用「圖」形象地表現出來,但同時保留了相對實物的簡略性,從而承擔起從具體化過渡到抽象化過程中的橋樑作用。
進階學習
適應孩子的學習規律
通過將具像化、形象化和抽象化三種思維模式階梯式過渡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不同年齡階段的數學學習內容,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培養他們的數學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對於學生的長期發展和未來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3-6歲
對於3-6歲的學生,他們通常處於具像化的思維模式,對於直觀、形象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使用具體的物品、玩具、模型等輔助教學,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的基礎概念和運算方法。
6-9歲
6-9歲的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逐漸發展,他們開始逐漸從具像化的思維模式轉向形象化的思維模式。在這個階段,使用圖像、圖表、動畫等形式來呈現數學知識,可以將複雜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知識。
9-12歲
當學生進入9-12歲這個階段,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逐漸成熟,開始逐漸適應更為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問題。在這個階段,通過逐步引導和訓練,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培養他們的邏輯推理和問題解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