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訊)受到大馬雨季影響,導致蔥的收成減少,新加坡青蔥從過去的每公斤2元至2元5角(6令吉至7令吉50仙),增加至10元至12元5角(30令吉至37令吉50仙),增長至5倍!有飲食業者呼籲公眾體諒小販的成本壓力,不要過多索取蔥,或付費抵消成本。
由於年底雨季期間,馬來西亞蔬菜的收成會減少,價格因此受到影響。在後港第681座巴剎經營農夫山莊的鄭子明(60歲)指出,蔥價更是成倍地增長。
他說:「目前的蔥的批發價在每公斤7元5角至8元左右,到了顧客手上可能要每公斤超過10元,和之前的每公斤2元至2元5角比,上漲幅度是蔬菜中最高的。」
他解釋,蔥一碰到雨水就會很容易腐爛,就算在收成之後,在運輸的過程中如果接觸到雨水,也可能導致蔥腐爛,因此收成大受影響,價格隨即提高。

新加坡青蔥的銷售價格從過去的每公斤2元至2元5角,增加至10元至12元5角。(檔案照)
雖然新加坡也從泰國等其他國家進口蔥,但鄭子明表示,由於運輸成本比較高,來到新加坡之後批發價每公斤也要超過6元,賣給消費者的價格也更高。
讓顧客自由加蔥的盛港「美味肉脞面」攤位曾姓助理(60歲)說:「雖然成本提高,我們也沒有辦法,有些顧客習慣多加蔥,但我們也只能吸收成本。」
陳福記老闆許耀元在面子貼文說,雖然蔥價近日從每公斤2元5角增加至12元5角,而且連這個高價碼也未必買得到。
他指出,許多小販仍免費提供蔥,而許多食客則不以為意,完全忽略了蔥對一些攤位的成本。
他表示,希望食客知道青蔥的價格,能儘量減少多拿蔥,或是在要求多加蔥時,能夠繳付給小販一些費用,比如1角或5角。
「我們的炒飯也用到很多青蔥,但我們會吸收成本,但漲價對小販來說是很大的壓力,因此希望通過此舉,可以給小販們一些鼓勵。」
文/《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