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請女傭,能幫自己從繁瑣家務事中脫身,結果,忙沒幫上,反倒驚動警察上門!
本月17日,這名女僱主因意圖傷害他人接到警方警告,如果1年內,同樣的事再次發生,她將面臨「嚴重」的後果。
事發榜鵝通道第638A座組屋。28歲女主人,姓侯,有四個孩子,最小的才三個月大。因舊女傭要離開,侯女士只能再請一位新女傭,主要工作就是幫她照顧最小的孩子,並協助婆婆做家務。
2022年6月,侯女士通過中介簽下一位緬甸籍女傭。由於中介一直推薦這名女傭可以中、英文雙語交流,加上侯女士著急請人,就直接跳過面試環節,簽下這名緬甸籍女傭。
可當新女傭來家裡後,侯女士才發現,什麼中、英文雙語交流全是扯淡,新女傭連最基本的吃飯、洗澡這樣簡單的中文單詞,都聽不懂。更別提,照顧三個月大的嬰兒,以及給婆婆打下手、幫忙做家務。不得已,侯女士只能請舊女傭在家裡多留兩個月,幫她訓練新女傭。
去年9月11日,在新女傭錄用三個月後,兩人因喂養孩子時間爆發爭吵。
侯女士說,因為她跟緬甸女傭溝通不了,就打電話給當初介紹女傭的中介投訴,中介充當「第三方」角色,讓會緬甸語的人同緬甸女傭電話溝通,了解她與僱主發生爭執的緣由。
結果,緬甸女傭打電話,越說越激動,聲音大到把侯女士的孩子們嚇到。侯女士示意緬甸女傭小點聲,但對方根本不回應她這個僱主。侯女士最後實在受不了,就直接拿走女傭的手機,讓她到公寓外面的走廊去打電話,不要吵到孩子們。
結果,緬甸女傭到了走廊上,和侯女士發生爭執。因為互相不明白對方說的是什麼,兩個越說越急,最終演變升級為肢體衝突。
侯女士說,緬甸女傭先動手打了她,後來還重回她家中。侯女士當時害怕在家中的四個孩子,會受到傷害,就抓住緬甸女傭的手臂。
但侯女士的孩子最終還是沒能逃過緬甸女傭的報復,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打,侯女士非常氣憤,就,直接衝上前,與緬甸女傭廝打起來。侯女士說,兩人對打時,緬甸女傭還試圖去抓僱主家的嬰兒搖籃。侯女士絕對不允許這種事發生,因為她三個月的嬰兒正躺在搖籃里。
後來,趁侯女士報警的時候,緬甸女傭逃出組屋,但沒多久,又返回侯女士家。
事發後,警方上門調查。對警方的處理結果,侯女士表示不滿。
她說,警方說她意圖傷害他人,所以給她警告。她還被告知,如果在事發後12個月內再次出現同樣的事情,就要面臨「嚴重」的後果。
侯女士不服氣。據她稱,她作為僱主都收到警方警告,而打人的緬甸女傭卻沒收到犯罪記錄。
目前,為了家人安全,侯女士已經請了新的女傭。但她也擔心打人的緬甸女傭離開她家後,在別人家幫傭,也會給那家的僱主帶來同樣的麻煩事。

(女傭休息日時,新加坡街頭的女傭。
圖源:新加坡眼網友cherrylam)
這類新聞之前就經常出現在獅城各大媒體,但是,這次是發生在華人新春佳節期間,尤其讓人痛心。
很多僱主朋友都跟大管家表達過,在與自己女傭相處中,或多或少碰到過這樣那樣的不愉快經歷。發生這種不愉快根本是三個問題:
1,行業素質差與薪資水平低的惡性循環,沉澱下劣幣。
比較優秀的女傭為了高薪水都去了中東、北美,差一點點去了香港,再差一點點去了大陸,新加坡就變成漏斗剩下的這些。
那麼,女傭工資上漲的事實也正在新加坡發生。僱主朋友們,您願意為您滿意的女傭出到什麼薪資水平呢?
2,中國新移民僱主往往用女傭經驗不足,與女傭相處心態不大好。
經常碰到這些僱主朋友們往往在過分不好和過分好兩個極端徘徊搖擺。
具體小故事太多了,各位不妨看看自己和自己身邊。如果有共鳴,不妨把您所知道的故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給更多朋友。
3,中介機構水準參差不齊。這個問題不能想像也不難想像。正因為這種服務理念和服務水準的差距,這才有了獅城大管傢夥伴們的服務空間。

綜上,如果可以有人建立健全一套女傭服務標準的培訓體系,一定會得到僱主、中介機構、女傭和社會各界一致歡迎的。
各位朋友們,您們怎麼看?
一隻碗即使沒有放好也不會響。但是,三隻碗都沒有放好,怎麼不會磕磕碰碰呢?一磕碰,矛盾自然就被放大、激化,甚至就是報警、人力部出動,最後浪費大家錢浪費大家精力。
與其這樣,不如先把三方的工作都做得更好一點。 女傭,有職業標準有行為規範。
僱主,有原則有溫度。
中介機構,有服務態度有專業精神。
每個角色都把自己做好,矛盾自然就少了。 (文中部分內容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獅城大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