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加坡土地資源雖然有限,但隨著農耕技術發展,不少民眾成功在有限的空間種出農作物,過著愜意的城市農耕生活,最近網友安澤就分享了自己的所見所聞。以下為全文:
或許有很多人會問,新加坡有耕種農田嗎?都種植什麼果蔬呢?新加坡鄉下生活是什麼樣的?等等此類的疑問。
但在新加坡「地不是你想種就有的」。

新加坡國土占地面積724平方公里,561萬人口,是一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國家,但在這國土面積狹小人口眾多的島國,卻有著亞洲四小龍的稱呼。

因為工業經濟發展用地多,所以在新加坡農業可耕地的資源十分有限。根據調查顯示,全坡的土地資源僅占到了可耕地的1.18%,而本土糧食的比例僅占到了10%。
因此解決新加坡口糧的關鍵途徑就是依賴於進口。

新加坡政府為解決國內糧食供給比例過低的問題,提出了這樣的發展策略,用更少的土地,實現更高的產量。既然地面可耕地不足,那就垂直向上發展。
所以你會發現新加坡的很多高樓大廈,被發展成垂直農場,種植著各種農作物。通過模擬植物的生長環境,進行水培和土壤栽培,以此提高糧食。

同時一些停車場也被精心改造後,搖身一變成了一片碧綠的菜園。
現在房地產開發商,也把這種理念放設計在公寓樓的建設中, 政府組屋樓下也會專門設置一片空地,專門出租給居民種植果蔬。

如果去過湖畔公園的朋友們,你們會發現有一塊專門種植蔬菜的空地。清晨時光你會看到一些Uncle and aunt在打理菜園,這樣愜意的生活你不嚮往嗎?

菜園裡的菜品類眾多,第一才看到白色茄子的我,真是驚喜交集。曾經一直以為茄子都是紫色的,看來自己真是見識短淺。

原來秋葵是長在樹上的。

絲瓜的藤可以長這麼好看。

不開花就結果的無花果。

這是什麼?你們知道嗎?很多人有吃過,但卻不知道名稱是什麼?更不知道它的生長過程。

所以說生活在城市時間久了的人,也想體驗一下田園生活,去感受真正的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感覺。 (圖文來自新加坡眼APP網友安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