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海峽時報)
新加坡人意見分歧 何晶對目前疫情局勢有話說
不管如何,民主黨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都是可貴的。
現在新加坡處於病例激增、而防疫措施還處在剛剛收緊的前幾天,民間有很多不一樣的聲音,站在各自的立場關注點都不一樣:
有人擔心感染呼籲更強勢的防疫措施; 有人為生計發愁埋怨不應該再次收緊。

(圖源:海峽時報)
在線市場研究公司Milieu Insight對新加坡1164名16歲及以上的人進行的一項調查。

共有52%的新加坡人認為最近對社交聚會的限制 "恰到好處",25%的人認為太嚴格,其餘23%的人認為太鬆散。
但是說到最近的防疫收緊是走向「清零」還是「共存」,大家的態度就有分歧了。
48%認為這次限制措施與新加坡的長期「共存」策略基本符合,46%認為不太符合,另有6%不予評論。
Milieu Insight營運長總結: 隨著新加坡向「與冠病共存」戰略推進,在如何最好地應對新冠問題上,似乎存在著越來越大的意見分歧。

新加坡總理夫人何晶,連著發了好幾篇Facebook貼文,核心觀點是「多些理解」。
針對她看到的一些現象進行呼籲。
其中一個帖文中,何晶呼籲不要歧視未接種疫苗的人士, 因為他們當中可能有些是感到恐懼,或另有難以言述的原因所以沒有打疫苗。

(圖源:singhealth)
同時何晶也呼籲,大家應該理解防疫措施的收緊。
「如果火車在隧道中向我們衝撞,我們最好停下和後退,而不是魯莽地向前沖,踩下剎車是明智的。」
她也提到目前所經歷的一切和去年所面對的阻斷措施不能相提並論,相比之下,這點收緊措施可說是微不足道。
何晶鼓勵公眾繼續保持健康,團結一致。

她批評那些大聲抱怨但又毫無貢獻的人士,因為在現在的關鍵時刻,有成千上萬的人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需要的人提供援助, 不需要製造混亂和爭吵,或詛咒那些未接種疫苗的人士。
何晶還很幽默地提醒:
「如果你感到生氣,只需數到十,然後開始放慢呼吸——吸氣時數到五,呼氣時數到十。」

(截圖:何晶FB)
網友認為她說的有道理,每個人都可以做好自己這部分。

後見之明的偏見對每個人來說都很容易。 人們太急於抨擊zf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個人都可以做出改變。
為什麼人們需要zf來告訴他們該怎麼做,這很耐人尋味。
還有網友解釋,他們抱怨不是因為政策「剎車」,而是有些政策令人難以理解。

事實上,改變規則沒有錯。但問題是他們一直堅持認為公共運輸沒有問題。不需要半載或四分之一載,病毒不會在公交車上傳播似的。
但是計程車和網約車,只限2個乘客。諷刺嗎?

在另一條帖文中,何晶還引用了《論語·述而》。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會總是為了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在貧困艱苦的情況下照樣可以很快樂,不道義而得到的富貴是不好的。

(圖源:何晶FB)
何晶提到這是一個朋友發給她的,她認為這句話不僅是提倡生活簡約,更是代表一種同理心,讓積極和向上的態度成為生活中心。
適應周遭並過好自己的生活,不被財富或地位的無常所誘惑。
總理夫人可能想在此提醒大家,在「逆境」中保持良好的心境,畢竟最近調查顯示,民眾的心理狀態不佳。

還是上述Milieu Insight的調查,1000人當中,76%的人覺得很喪,對於前景感到悲觀。有65%的人感覺很孤獨。
疫情中自我心理調節很重要, 否則在疾病和財富問題來之前,心理先被擊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