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6. 印度市場規模很大,增長快速,印度和亞洲的供需是如何適應的?
Shri Kumar認為:印度已經是亞洲中國之後的第二大生產和消費國。人均消費比較低。75公斤消費,比較低的。我們有一個2030年成長計劃,要達到3億噸的產量,人均消費每人增加60公斤
印度正在起飛。現在印度的產量很大,但價格影響力不夠。
話題7. 印度市場是如何定價的?
Shri Kumar認為:確實與國際市場有一定脫離。印度的價格主要是由鐵礦石決定的。我們的市場成本是最低的。國際市場價格會更貴。
話題8. 中國交易所推出了鋼鐵衍生品,很成功,你們有用嗎?
Phillip Price認為:新交所和中國的衍生品都很成功,世界上也有其他產品。中國的大陸鐵礦石價格先動,引發海外聯動,這個趨勢會保持下去。尤其是境內外交易和投資越來越一體化,交易所是否可以幫助這個進程,我們也很關注。
話題9. 哪個鋼材品種會最早衍生品化?
Phillip Price認為:也許是板材,但事實證明不一定。鋼材品種多元化,如果需要基準,也要來自於市場。不同產品的相關性整體比較高,很難有一個統一的價格基準。也許可以考慮廢鋼?
張曄認為:熱軋卷板的可能性更大。螺紋鋼在國內分地區都會有很大的價差。鋼坯代表北方或河北唐山。廢鋼路還很長。熱軋卷板目前最成熟,運距比較長,集散地少,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比較集中。
李紅梅認為:很難用一種產品作為標杆,在未來也許是螺紋鋼和熱軋卷板。
Shri Kumar認為:很難標準化,庫存、運費等影響因素很多,不應該過早急於確定某一種產品。
周國全認為:中國很大,很難用一句話很好的概括。還是要看市場的選擇。
論壇結尾,由本屆鐵礦石周先期舉辦的鐵礦石周校級辯論賽冠軍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隊員代表演講。至此,新加坡鐵礦石論壇2019圓滿結束,與會嘉賓期待新加坡鐵礦石論壇2020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