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澳門美食節將於11月9日至25日,一連17天在西灣湖廣場舉行。
新加坡餐飲商為了此次美食節,在食物與醬料供應來源以及廚房人手安排都事先規劃和準備。
新加坡四個餐飲業協會受邀參與澳門美食節,把著名新加坡美食如海南雞飯、胡椒螃蟹、烤魚、榴槤麻薯、娘惹發糕等帶到澳門去。

新加坡姑蘇(慎敬堂)餐飲協會主席汪福順(57歲)說,澳門美食節從2000年創辦以來,規模一年勝過一年,除了澳門當地著名美食商號,也會邀請海外著名特色餐飲參展,已然成為當地和國外餐飲業者的年度盛事之一。今年,該美食節首次增添「新加坡美食街」,邀請本地餐飲商參展,由姑蘇餐飲協會主催,香港之友國際飲食協會協辦,中廚協會和好友廚業公會聯辦,找來18家本地著名美食代表一同參加。
文東記將在美食節上售賣著名的海南雞飯、脆漿豆腐、咕嚕肉和排骨王。老闆程文華(65歲)說:「雖然每個地方都有類似菜肴,但做法上一定有某程度上的出入,我們沒理由不把新加坡美食推廣出去。」
自然酒樓老闆娘謝雅莊(67歲)準備賣炒蘿蔔糕和清湯甜品。「這是我們第一次到澳門參加美食節,想看看別人賣的食物有什麼不同,汲取靈感回來研發新菜肴。」
粿好吃則會推廣本地娘惹糕點。董事陳韻好(29歲)說:「我們的糕點做法以傳統為基礎,但按照現代人的口味改得更健康,希望遊客可藉此認識『發糕』這個對新加坡人而言有傳統價值的糕點。」
廣勝國際私人有限公司會賣叻沙和香炸雞塊。老闆蕭永祥(60歲)說:「其實我們去澳門不是為了賺錢,更多是為了推廣本地美食,開拓新市場。我也會帶我們自製的醬料過去售賣,看看市場的反應。」
專門做印度料理的Kamala餐館此次準備去澳門推廣印度煎餅和印度饢餅。老闆王羅倫(50歲)不擔心當地人吃不慣印度菜,「因為印度煎餅和中國人的手抓餅有幾分相似之處」。

另一方面,榮光鐵板燒魚的老闆黃冠榮(51歲)正在考慮調整叄峇魔鬼魚和叄峇蝦等燒烤海鮮的辣度。他說,這麼做是為了配合當地人的喜好,但強調不會使其失去新加坡口味。
美食節的準備過程不簡單,食物與醬料供應來源以及廚房人手安排都要事先規劃和準備。
文東記執行董事黃順福說,他們必須先到澳門了解當地食材,才能在異國製作出新加坡人熟悉的雞飯的味道。澳門美食節以往平均吸引80萬人潮,一天就有將近5萬名食客到訪。因此,他們每天必須準備100多隻雞才能確保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問題。
「我們應該會用當地雞肉,因為要出口肉類到澳門,過程很複雜。不過,辣椒一定是從新加坡帶過去的。」

坤肉骨茶創辦人鍾源坤(52歲)也表示,屆時每天會準備300至500碗肉骨茶。「我們從半年前就開始籌備了,一定要先了解當地肉類和本地肉類在口感上的不同,再評估和調整我們的烹調法。調味料必須從新加坡帶去,才能讓外國人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肉骨茶。」
萬隆華和海鮮餐館創辦人鄭楚儒(67歲)表示,他有兩個徒弟在澳門工作,他已托其中一人幫忙找螃蟹、雞翅膀和醬料的供應商,因此省下不少功夫。
汕頭海鮮旗下的包今天也參與此次美食節。汕頭行政總廚王振國(51歲)說,餐館先與當地供應商溝通,了解有些什麼樣的食材後,才決定推出水晶包、紙包雞、鴨母淋和榴槤麻薯。不過,他們會把紙包雞製作成一串一串的雞肉,對喜歡邊走邊吃的美食節食客來說,比較方便。
由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舉辦的第18屆澳門美食節將於11月9日至25日,一連17天在西灣湖廣場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