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第三座海水凈化廠開幕,再也不怕沒有水喝了!!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缺水的國家,
在供水方面一直依賴馬來西亞!

新加坡每天總用水量3億加侖中一半來自馬來西亞,在歷史上,雙方曾經簽署過兩項供水合約,1961年簽署的合約為期50年;
1962年又簽署了為期100年的合約,將期限延長至2061年。
大馬柔佛州每日向新加坡輸送3.5億加侖的生水,每1000加侖3分令吉(約1分新元);
同時,柔佛州由於缺乏凈水設施,每天從新加坡購回3700萬加侖的飲用水,價格則是每1000加侖0.50令吉。
馬哈迪今天(6月25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們售賣生水的價格是每1000加侖3分令吉,這顯然是荒謬的。
在1990年代或1930年代這是可行的,但現在3分令吉能買到什麼?買不到東西的。」

這下,新加坡可不怕了!就在今天早上,又發生了振奮人心的消息!
我國第三座海水淡化廠今早開幕,隨著大士海水淡化廠正式投入運作,它每天所能生產的3000萬加侖水量,
不僅能滿足20萬戶家庭的用水需求,更能提升新加坡淡化海水的供應,從之前的25%增加至滿足我國30%的總體水供需求。

這個新海水淡化廠設於大士南一帶,除了是本地首個由公用事業局建造及擁有的海水淡化廠外,
它也是本地首個結合了兩層初步處理程序,即溶氣氣浮過濾(Dissolved Air Flotation)與超濾膜過濾步驟的海水淡化廠。
先利用化學物品和氣泡注射,讓雜質凝固和浮在水面。之後再進行超過濾和反滲透,去除微小的物質。
與此同時,大士海水淡化廠也是本地首個裝有太陽能板的海水淡化廠,所生產的電能可滿足廠內行政大樓的用電需求。

不僅如此,這個占地面積僅3.5公頃的海水淡化設施更是本地占地面積最小的海水淡化設施,
但完善精密的策劃與設施安排,使得這個海水淡化廠能與面積比它大一倍的海水淡化廠生產同等水量。
除了海水淡化,新加坡還有那些自給給誰的套路呢?

一張圖給你整明白!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新加坡依靠自己的高科技,完全不怕馬來西亞再斷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