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歌手來新加坡辦演唱會的頻率越來越高,場次也越來越多。
單是今年1月,從本周開始直到月底,幾乎每個周末都有演唱會可滿足各類歌迷。
在需求被大量推高之下,除了冒出售賣假門票的詐騙分子,那些想趁機牟利的黃牛黨也變得日益猖獗。
「黃牛」(刻意哄抬價格來倒賣)行為並不新,只不過近期這個現象在新加坡愈演愈烈,因而再次引發關注。我國政府曾在2019年對此表態:在新加坡法律下,高價轉售門票不屬於違法行為。
消協:須解決用機器人搶票的問題
消費者協會會長楊益財周四(4日)在消協博客上發文,內容聚焦這個議題。
他說,雖然這類活動門票的售價和轉售價,一般取決於賣方和買方之間的供需關係,但消協對「黃牛」行為深表關注。尤其當幕後操手都來自同一個組織,且利用機器人程序(bots)來搶購門票時,很可能會扭曲價格。
楊益財認為,新加坡需要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與黃牛票和詐騙相關的問題。他在文中提出三項措施,第一項就是建議政府制定「反黃牛法」。
「這能讓那些真正因故不得不轉賣門票的消費者這麼做,卻能限制黃牛把票價炒到過高的價位。」

楊益財建議,活動主辦方應採取措施確保門票合法,任何轉售行為也能被追蹤。(CK Star Entertainment)
他也引述美國的制度說,若新加坡立法抵制黃牛,法令也必須涵蓋並解決黃牛黨使用機器人程序搶購門票的問題。
美國法律規定,網民或機構若繞過網站的安全或技術功能購票,例如利用黃牛機器人程序或其他軟體等,都是違法的。轉售從這類管道獲取的門票也是非法行為。
楊益財也建議,活動主辦方應採取措施確保門票合法,任何轉售行為也能被追蹤(traceable)。
對此,他分享日前到本地一家初創公司的經驗,該企業專門研究如何打擊黃牛黨和欺詐行為。
他說:
「一旦有了區塊鏈技術,每張門票都是獨一無二且不能被複製的。與此同時,當門票被高價轉賣,主辦方可以監察過程中的每一步,長遠來看這對於防止欺詐將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一項建議是,線上平台可加強反詐騙措施,比如對轉售者身份進行認證,包括獲取他們的個人資料。
馬國擬議對策,日本澳洲已有相關法令

新加坡歌迷漏夜排隊,只為第一時間搶購演唱會門票。(聯合早報)
消協的三項建議中,最吸睛的就是立法抵制黃牛行為。
楊益財也在文中引述了日本和澳大利亞的案例,這兩個國家目前已有相關法令。
日本的「反黃牛法」在2019年6月生效。法律規定,出於商業目的以高於零售價轉售活動門票屬違法行為,若罪成可被判入獄最長一年,或被罰款100萬日元(約9200新元),或兩者監施;
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無論門票被轉售多少次,凡以高於零售價轉賣門票均屬非法行為。
對於消協的幾項建議,新加坡政府會如何應對?若真的立法,是否就能把「黃牛」行為以及其造成的風險減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政府去年年中也曾表示,將對黃牛票問題採取行動。馬國和新加坡一樣,沒有制定抵制「黃牛」的相關法令。
事件源於英國著名樂團「酷玩樂隊」宣布,去年12月會到馬國演出。該演唱會門票一開賣就被秒購,網上也立即出現以高價轉賣的黃牛票,票價漲幅超過34倍。

馬國去年出現以高價轉賣酷玩樂隊演唱會門票的黃牛黨,引起政府關注。(商業時報示意圖)
馬國數碼通訊部長法米法茲當時告訴記者,將展開跨部門調查酷玩演唱會黃牛票事件,並討論是否採取下一步行動,調查結果有助於了解需對現有法律框架進行哪些修改,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法米法茲當時也呼籲公眾,如果發現向網上賣家購買的是假門票,可向當局國內貿易及生活成本部舉報。
要杜絕的何止黃牛票
實際上,新加坡的「黃牛」行為,並不局限於演唱會門票。
有媒體在2019年報道,在新加坡國慶日前夕,網上曾有人轉售國慶慶典門票,票價高達80新元。

幾年前,黃牛黨成功申請到國慶慶典和預演的門票後在網上轉售。(網際網路)
新加坡國慶慶典和預演門票每年都會開放給居民抽籤申請,可說是一票難求。但若成功索票,就能免費入場觀賞慶典,因此門票需求相當高。儘管後來沒再出現相關報道,但相信還是有「黃牛」這麼做。
紅螞蟻也曾介紹過,幾年前有網民在網上轉售限量版的新航麻將,將之炒高至比原價多出兩倍的價格。
當然,能被高價轉售的商品不計其數,若法律下達後能否有效監管這類行為,也值得關注。
在K-Pop(韓流)風靡全球的時代,韓國的「黃牛」也十分猖獗,對當地音樂產業的打擊尤為嚴重。
韓國唱片業協會近期展開全國調查,其結果顯示,有32.8%年齡介於19歲至29歲的韓國民眾,曾至少一次向黃牛黨購票;其中,約兩成聲稱他們為一張黃牛票,花了超過50萬韓元(約507新元)。
30多歲至40多歲的受訪者中,也有25%曾這麼做;就連50多歲和60多歲的韓國民眾也買過至少一次黃牛票,占比分別為19.2%和12.9%。

韓國的黃牛黨對音樂產業的打擊尤其嚴重。圖為去年韓國女團Blackpink來新開唱,歌迷在演唱會開始前排隊購買周邊商品。(海峽時報)
除了演唱會門票,還有很多商品和服務也被韓國「黃牛」盯上。
有韓國「黃牛」在一個二手網站上,以約550新元轉售一家高端日式餐廳的雙人用餐時段,比原本預定費用高出約100新元。
去年聖誕節前夕,韓國首爾一家高級酒店的一晚住宿也在網上「被高價轉售」,該「黃牛」不但要求潛在買家支付原預定費用(約446新元),還必須額外多付出約202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