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小一生超重率達9.5% 2013年以來新低

小一生的肥胖問題在疫情後有所改善。保健促進局的調查顯示,去年小一生的超重率達9.5%,是2013年以來的新低。
小一生的肥胖問題在疫情後有所改善。保健促進局的調查顯示,去年小一生的超重率達9.5%,是2013年以來的新低。不過兒科醫生提醒,家長不應對孩子的肥胖問題掉以輕心,因為可能出現各種健康風險。
保健促進局的調查顯示去年9.5%的小一生超重和肥胖,在疫情後首次下跌到單位數,比2021年的13.4%改善許多。
受訪醫生指出,疫情期間孩童大都留在家中,沒有經常運動和照顧飲食,所以肥胖問題多了。不過防疫措施鬆綁後,孩童恢復戶外活動和運動,情況因此有了改善。
邱德拔-國立大學兒童醫療中心小兒內分泌科顧問醫生黃明輝醫生說:」在我們的肥胖診所所見,過去一、兩年的肥胖數字相當穩定,孩子實際上不會決定餐桌上吃什麼如果我們讓孩子一起準備食物,讓他們協助備餐,那可以更好進行營養教育,重要的是父母得以身作則。「
受訪者說:」孩子不可能會太自動自發地去注重體重的問題,那麼這個責任當然是應該是由我們父母。「
受訪者說:」只要孩子健康活潑,比體重更重要,當然不能過度肥胖那就不健康。「
受訪者說:」我的小女兒特別喜歡吃薯條,偶爾吃一下我覺得可以,沒有說專門去控制她。「
竹腳婦幼醫院旗下的體重管理中心,每年大約有250個肥胖症的新病例,大部分是中學生,不少來自低收入家庭。不少孩子長期吃快熟面等不健康食品導致肥胖。
竹腳婦幼醫院青少年醫療科主任兼資深顧問醫生周俶汕醫生說:」因為時間和資源的限制,較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很難為子女提供健康的環境,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長所需要的均衡營養,所以如果學校可以提供一些健康的飲食和讓他們有多一點可以運動的空間,這就可以幫忙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醫生也指出,肥胖兒童長大後還可能繼續肥胖,所以家長必須留意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飲食,不能掉以輕心。